退出宽松环境 境内不同境外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發給朋友 舉報 來源: ת   發佈者:热心人
熱度4票  瀏覽3次 時間:2009年10月31日 10:14

进入本周,国际期市股市风云变幻,对若干国家退出宽松货币政策环境作出负面反应。先前已有以色列、澳大利亚率先加息,本周印度、挪威相继加息,分别作为新兴经济体、欧洲国家的代表,其加息牵动市场敏感神经。

境内投资心理又趋于谨慎,已经从预期过渡到担忧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适逢我国第一部有关个人贷款管理的法规向社会征求意见,其中增加了对贷款全过程监测、管理的内容,用意是确保信贷资金进入实体经济。不过,在结束经济刺激政策的具体处理上,境内将不同于境外,而境外经济衰退程度不同、复苏状况不同的国家,处理方式也不同,其中美国的态度尤其关键。

最近,有关部门称4万亿投资只会与民兴利不会与民争利,发改委负责人称中央投资还要继续保持一定的规模,而之前调查已否定了大批投资资金进入虚拟经济之说。最近传媒也公布了地方GDP数据重复统计造成增长率过大问题,其潜台词是对保增长不能过于乐观,原来为刺激GDP增加保八的政策不能一下子收缩。实际上,半年来为防止经济衰退启动了许多大项目,例如港澳珠大桥,不能说停就停,只能进入实施环节,许多项目后面还要追加资金。决策层强调了多次,适度度宽松的政策不变,至少要惯性运行一段时间。

境外几个国家之所以加息或者退出宽松政策环境,是因为本来经济负面影响不大,全球的舆论主要是反对“暴印钞票”造成通货膨胀。而境内的问题实际主要反映为房价不断上涨,许多工业品价格涨幅有限,由于产能过剩若干商品价格未停止下滑。但既然境外有如此反应,估计原有一些刺激政策会冻结、一些会停止,例如房贷利率优惠明年或被停止,一些大投资项目如果地方政府没有按照承诺提供配套资金,也会停止或者延后实施。

综合决策层原来讲法,反映为不再出台新的刺激经济措施,原定刺激项目将继续落实,既定计划还要维持并保证后继供应。现时还谈不上推出宏观调控政策,短期内应没有加息动作。

不过,或有抑制房价暴涨的措施。至于股市,已经有创业板新股的集中发行、大小非流通的高峰月份可调节降温,不会有新的主动性调控措施。但是,对于货币政策转向的担心,还会造成近期股市的机构抛盘。

特约撰稿人 古禅

新股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09中国网民财富报告调查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頂:0 踩:0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4 (1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2.5 (2次打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