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式「巴鐵」 秦皇島試車
【星島日報報道】中國自行設計研製的「立體空中巴士」的首輛試驗車「巴鐵一號」,前日在河北秦皇島市開始路試。該車採用高架電車的方式,以輪軌方式在普通城市道路上空行駛,被認為是能夠解決城市交通擁堵的「神器」。不過,業內對這個項目的質疑依然強烈,有人甚至認為其實為一個融資騙局。
「立體空中巴士」曾被美國《時代雜誌》選為二○一○年全球五十大最佳發明之一。首次亮相的「巴鐵一號試驗車」,全長二十二米、寬七點八米、高四點八米,設計載客量為三百人,現僅設有五十五個座位。車廂內還設有多個電視屏幕和四個動態地圖,方便乘客查看交通狀況。
據稱,這輛試驗車的司機可透過車上視覺化信號,及時獲取公共交通信號,經過線路改造改進信號系統,讓司機選擇直行或是轉彎,一路順暢。試驗車為一節車廂,主要測試煞車距離、摩擦系數、耗電量等,檢驗車和路、人和車的關係等綜合能力。
「巴鐵一號」由設於秦皇島的巴鐵科技有限公司研製。據其官網介紹,「巴鐵」是電力驅動的新型綠色環保交通工具,不干擾路面交通,架空在城市交通道路路面的上空,採用高架電車的方式,以隆起的車身上層載客,下層騰空部分可讓兩米以下的車輛正常通過。
這個帶有科幻色彩的設計,外形又像日本卡通「龍貓巴士」的「巴鐵」,曾被認為是能夠解決城市交通擁堵的「神器」。
不過相關設計惹來業內不少人士的質疑。北京工業大學教授陳艷艷表示,中國城市交通現狀複雜,橋梁高度、電車高度、綠化帶、私家車和公共車輛的行駛,都會影響巴鐵的上路。
也有人質疑其帶來的道路安全問題。如在其下方駕駛的人會有速度錯覺易引致交通意外、車內發生事故乘客難逃生、發生故障後也沒有相應的救援設備等等。
另外,內地媒體《每日經濟新聞》曾報道,推動這個項目的其實是一家資產管理公司,該公司號稱為此項目要集資過百億人民幣。有人推斷,「這貨根本沒使用場景,不過是個集資噱頭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