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報道】負責選出行政長官的選舉委員會界別分組選舉昨日結束,今屆有約十萬七千人投票,投票率達百分之四十六破歷屆紀錄,民主派候選人在全部一千一百九十四名選委中,奪三百二十七席,較上屆多逾百席,佔全部選委百分之二十七;其餘八百六十七席則成為建制派囊中物,建制仍然足以主宰特首人選。專業議政的莫乃光表示,民主派成績非常好。他又說現時提名及投票意向仍須商討,須了解各個行政長官候選人的回應,故未能就投票意向作任何決定。
記者:區嘉俊 黃文萱
選委會選舉昨早陸續公布結果。在高投票率帶動下,民主派於個人票組成的專業界別節節大勝,其中高等教育界、資訊科技界、法律界、社福界、衞生服務界、教育界均全勝,建測界、會計界、工程界等傳統建制票倉被打破,中醫藥界非建制則實現零的突破。
衞生服務界意外包攬30席
非建制派選前組成聯盟「民主300+」,派出三百二十九人挑戰十四個選委界別,點票結果顯示,「民主300+」團隊最終有二百九十九人獲勝,勝出率逾九成,加上二十七名立法會議員自動成為選委,以及宗教界抽籤而得的一席,非建制派合共取得 三百二十七席。
衞生服務界別,由民主派協調的「 .真普30」名單意外包攬三十席,上屆泛民於此界別僅能取五席。名單發言人列明慧表示,對結果感驚訝,認為反映選民希望推動香港民主政制發展,捍衞香港核心價值。她表明團隊會捆綁投票,以阻擋「禍港」的特首候選人,禍港定義包括不撤回八三一框架、不重啟政改、推動《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等,她指不會輕易投白票。
法律界三十席則被民主派兩張名單全取,不在協調名單的民主思路湯家驊落敗。成功當選的公民黨主席梁家傑指,結果反映人大第五次釋法造成的破壞令法律界擔憂,他未來三個月會積極與業界及公眾商討如何使用手上三十票,盡量做到公開及透明,並呼籲有意參選特首人士盡快約見他們,以了解其政治取態,如會否支持再推廿三條。
法律界兩張名單全取
教育界及高等教育界別,分別由教協及「高教界民主行動」全取各三十席。主張在特首選舉中投白票的高教界「學者抗命」十二人名單全部落敗。資訊科技界別,「IT Vision」全取三十席,其中提倡「港獨」的陳澤滔和王百羽成功當選,競逐連任的香港電視主席王維基落選。
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別,上屆三十席選委,有二十三人提名梁振英,今屆形勢卻出現大轉變,民主派三張名單幾近「攻陷」該界別,包括屬姚松炎立法會選舉班底的「CoVision16」在內的三張名單,共有二十五人屬於「民主300+」名單;建制陣營僅鄔滿海、謝偉銓及吳永順當選。被視為建制派傳統票倉工程界,上屆僅得兩席的民主派派出二十人名單,成功與「工程動力EP30」各分十五席。
中醫界破局取三席
民主派在二○一一年的選委選舉已嘗試開拓中醫界別,惟當時三名候選人全數敗陣。建制派天下的中醫界選委,今屆五十五人爭三十席,民主派再接再厲,派出三人參選,包括義診中醫李家麟、曾鈺婷(曾慧婷)、胡嘉兒三位八十後中醫,都首次參選就全數當選。在中醫出現民主派零的突破。
不過,整個選委會仍然由建制派主導。千二人選委會中,扣除身分重疊及其他因素,有一千一百九十四名選委,雖然民主派數目大增逾百,其餘八百六十七席大部分依然是建制派囊中物,足以主宰需要六百零一票才能當選的行政長官人選。專業議政成員葉建源以「重大突破」形容今次選舉,莫乃光則說,下一步工作是落實參選團隊的理念,爭取在人大八三一框架以外重啟政改。對於坊間流傳有多位有意參選特首的人士,莫乃光指現階段不方便評論,但按照「民主300+」的標準,沒有人贊成推翻人大八三一框架,目前沒有及格的人選。
相關新聞刊A5及A18版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