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卡在哪儿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發給朋友 舉報 來源: ת   發佈者:无其人
熱度150票  瀏覽7次 時間:2010年1月09日 11:24

点击图片查看详细数据

如果人民币放松管制跟不上需求变化,境外市场就会快于管制放松的情况发展;如果对境外市场没有管制,就更容易大进大出,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性造成很大的冲击。

文|本刊记者 何春梅 出处|《英才》杂志2010年1月刊

作为海外投资者投资人民币资产的重要渠道,沪深B股在奥巴马2009年访华期间一路狂奔,双双创出近一年半以来的新高。

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和第三大贸易国,作为全球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中国强大的经济实力早已凝结在中国央行发行的这张薄薄的纸币上。

美国向全球狂撒美元摊薄债务、转嫁危机,各国热切期待一个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货币加入到国际货币体系中去,在全球经济尚未复苏的背景下,人民币已然是众望所归。然而,人民币国际化注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项目还不可能完全放开、人民币尚未完全实现自由兑换的前提下,人民币如何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货币?

大势所趋

中国应该对人民币更加自信,对人民币国际化有一个主动的考虑。

“美元不可能回到从前了,全世界需要替代货币,目前没有一个经济体比中国的情况好,中国在货币市场上应该成为一个强大的参与者。”在接受《英才》记者专访时,长期从事外汇交易的蓝橡控股董事会主席Derek Han(德里克·韩)表示,中国应该对人民币更加自信,对人民币国际化有一个主动的考虑。

刚刚从英国考察回来的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室主任高海红带给《英才》记者的消息是:英国人对全球货币体系非常不满,他们也希望人民币能在全球市场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人民币是具有国际货币潜力的,但现在还不是任何意义上的国际货币。潜力是跟中国的经济规模和发展路径有关系的,市场已经对欧元和日元说NO了,如果把这些因素都放进去,我们可以判定美元会不断趋弱,人民币的呼声肯定是上升的。”

2009年以来,中国政府高调地推出了一系列助推人民币国际化的举措,诸如与多个国家达成货币互换协议、开放上海等地试行人民币贸易结算、在香港发行60亿人民币国债等等。不断加速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既有来自全球经济危机的驱动,也展示着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

然而,2008年7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开启,舆论普遍认为是人民币国际化征程跨出的坚实一步,原以为饱受人民币升值之苦的企业会争相采用人民币结算,Derek Han观察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从当前中国在东盟和港澳推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情况来看,自2009年7月以来,结算规模只有1亿多,接收人民币结算的外方企业非常少。”

国际货币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它的方便性,可用人民币却并不方便。“比如你到泰国,你不可以用日元,也不可以用人民币,你会发现它的用途是仅仅限于非常有限的贸易往来,也有一些政府之间的货币互换,中央银行通过货币的双边互换应对危机,也算是以人民币来计价的,但是都没有投入使用。也有一些区域性的安排,但人民币到现在基本上都没有用。”高海红说。

<< 前一页12后一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点击这里在线阅读原版《英才》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頂:5 踩:7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23 (52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53 (47次打分)
【已經有39人表態】
7票
感動
5票
路過
4票
高興
5票
難過
5票
搞笑
5票
憤怒
3票
無聊
5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