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忧经济增长放缓为时尚早
莫尼塔杨 帆
上周美国报出了一些弱于预期的基本面数据。这引起了国际金融市场出现了明显的波动,具体表现在风险偏好下降和美元指数的明显反弹。投资者开始担忧经济增长是否果真随着汽车刺激计划的结束进入显著放缓的阶段。我们认为这种担忧为时尚早。
最主要的印证这种担忧的数据是工业生产,10月份工业生产环比零增长,其中汽车分项从此前的+7.3%大幅下降至-1.9%,构成工业生产的重要拖累因素。10月份工业生产中汽车分项的下降和我们观察到的汽车产量下降的情况是一致的,10月份汽车产量从上个月的折年736万辆降至700万辆。然而,从截至11月中旬的周汽车产量统计来看,11月的汽车产量有望回归至780万辆的水平。同时考虑到近期好于预期的汽车销量情况,我们认为四季度汽车产量维持在月均740-750万辆的水平,季环比增长10%左右。此外,我们注意到包括粗钢产量、铁路货运量以及PMI指数等都指示,工业生产仍然在一个较快扩张的阶段。
另一个引发投资者担忧的数据是新屋开工。当然,本周公布的显著好于预期的二手房销量又抵消了这种担忧。我们对于房地产市场尤其是销量上升价格筑底的观点没有改变。进入11月份,我们观察到30年固定期限的房贷利率再次低于5%,房屋购买力指数从下半年开始挑头向上,反映出房贷利率下降的影响。我们认为房地产市场修复的力量来自于低利率和低房价。目前这种力量仍然存在,房地产市场尤其是销量修复的空间仍然存在。负面的信息来自于MBA公布的周申请房贷指数。11月份该指数大幅下降,预示了11月份房屋销量可能出现反复。我们认为房地产销量修复的速度存在不确定性,更可能的情况是一个月好一个月坏。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对房地产销量和价格的乐观程度要明显强于新屋开工。原因是过高的二手房空置率是持续的抑制新屋开工的负面因素。我们对于新屋开工的预测偏向保守,我们GDP预测中隐含着新屋开工到明年年中达到70万套的水平,70万套在历史上仍然是非常低的绝对低位。
四季度汽车产量有望维持在740-750万辆的水平。10月份工业生产环比零增长,较上月明显放缓,且其中制造业分项甚至出现-0.1%的小幅下降,投资者开始担忧随着汽车刺激计划的结束经济增长速度会就此大幅放缓。从工业生产的分项数据可以发现,降幅最明显的类别是耐用品里的汽车,产值增速从上个月的7.3%大幅下降至-1.9%,这和汽车的产量统计结果大体一致。10月份汽车产量从9月份的折年736万辆下降到700万辆。
然而目前看到的周统计数据表明,11月份的工业生产将重抬升势,我们认为目前尚不能判断经济增长将就此放缓。我们注意到截至11月中旬的周汽车产量指示着折年780万辆的水平。这意味着10月、11月的产量水平是740万辆。我们仍然维持对美国汽车产量的乐观判断,即国产车产量将维持在740万到750万辆的水平。这意味着四季度汽车产量较三季度将环比增长10%左右。汽车销量方面,在9月份创下低点之后,10月销量明显超出预期反弹至1040万辆,上周四通用汽车表示预计11月份销量有望达到1080万辆。
工业生产仍然在扩张期。除汽车产量外,其他一些经济指标也显示目前就担忧经济增长将显著放缓为时尚早。我们注意到根据周统计的粗钢产量在继续增长。11月份前两周的周平均产量较10月份的周平均产量增长5%;11月的铁路货运量较10月继续扩张。此外,从目前公布的各地联储的PMI指数来看,工业生产仍然在较快扩张的通道中。我们注意到最新公布的纽约联储PMI指数较10月走弱但较此前几个月均继续上行,三个月移动平均的指数仍然在上行。费城联储PMI指数仍然在上行通道中。PMI指数的情况也反映目前尚不用担心经济很快进入二次探底。尽管我们认为PMI指数后期将逐渐进入瓶颈期,但是其目前的相对高位仍然保证了工业生产仍维持较快的扩张速度。
房地产市场销量修复价格稳定的力量继续存在。进入11月份30年固定期限的房贷利率再次降至5%以下,仅小幅高于今年年初所见的低点。同时综合考虑房贷利率和房价及居民收入等因素的房屋购买力指数下半年开始反弹,这反映了下半年以来房贷利率下降的影响,目前的房屋购买力指数处于历史最优的阶段。此前投资者所担忧的8000美元的购房优惠确定延续至明年年中。我们仍然维持我们对于房地产市场的一贯看法,即房地产市场是在低利率和低房价水平下刚性需求修复的结果,从目前的利率和价格环境来看房地产市场尤其是销量修复的空间仍然存在。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对于销量和价格的乐观程度一直超过房地产投资建设。主要的原因在于尽管新房库存很低但是二手房较高的空置率的确是新屋开工建设的一个重要不利因素。事实上,我们对于新屋开工的预测是较为保守的,我们GDP的预测中隐含着新屋开工从目前水平修复至明年年中的70万套左右。
制造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敬请关注凤凰网汽车【2009广州车展】专题报道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