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紮公仔變燈籠 網民爭住買

【晴報專訊】農曆七月「鬼門關」大開,有80後將紙紮公仔改成燈籠,吸引不少網民訂購。下月便是中秋節,「搞鬼」燈籠外,有商販指今年雞年會有多款雞形燈籠登場。
80後平面設計師兼紋身師Parker,素來對手作感興趣,早前他「貪得意」將傳統紙紮元素融入燈籠,製成紙紮公仔燈籠,並拍照放上網,被網民紛紛轉載。嚇人不成,反變「意外之財」。「現時坊間多數是吹氣膠燈籠,我想保留傳統,並以『人』的方式表達手製燈籠。」圖片發布當日,已收到大量PM(私訊)要求訂購,雖然每對承惠250元,但仍有人爭住買,迄今已製作30多對,部分買家來自澳洲及馬來西亞。
「貪得意」自製 意外獲追捧
燈籠由設計、買材料、做紙樣,為公仔畫五官,都由他一人包辦,他說最難莫過於買物料。「通常別人是原隻公仔買,但我只買公仔頭,手腳、頭髮、衫及鞋是用卡紙及皺紙手製,連紙紮店阿姐都以為我是紙紮師傅!」許多人對殯儀祭品避之則吉,但Parker笑言百無禁忌,「當有包袱、界綫時,很難做到真正藝術,即使做到也沒有靈魂。」由於太多人訂購,他直言「做唔切」,完成手上訂單便「收山」。
配合雞年 店舖訂造雞形款式
另外,香燭紙紮品店天就行採購部經理伍淑芳指今年是雞年,故訂造多款雞形燈籠,傳統金魚及楊桃燈籠亦會用新物料包裝。「新貨還有星星及月亮,就算當晚見唔到真月亮,都可以燈籠代替。」但因內地人工上漲,今年批發價上調5%至6%,由38至800多元不等。另一間老牌紙紮舖俊成行東主杜千送指傳統紙紮燈籠比吹氣膠燈籠受歡迎,有家長提早入貨;因香港家居多狹窄,逾半是5至6吋小型燈籠,售35至100元。
不少人也愛自製燈籠,專辦燈籠工作坊的Draw2,負責人Mo指,手作課程今年共開40班,共有200多人參加,連同跟商業機構合作的工作坊,整體學員增加約3成。「親手製燈籠一來可整心儀卡通公仔,二來可環保再用。」
工作坊約6人一班,Mo會提供工具及材料,參加者需自行起草圖及手紮燈籠。Mo說,一般需4至5小時完成燈籠,每小時收費100元,部分學員會將燈籠變成枱燈及綵燈裝飾,一物多用。
記者︰翟秀娟
攝影︰冼偉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