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價瘋狂炒上 超市民負擔力 家庭負債佔GDP續 去年升至近七成創新高

熱度200票  瀏覽2次 時間:2018年1月31日 12:43
星島日報相片

【星島日報報道】本港樓價瘋狂飆升,已大幅脫離市民的負擔能力,置業者要 起一身樓債。根據金管局提交予立法會的文件顯示,香港家庭負債佔本地生產總值(GDP)比率則持續上升,去年第3季已進一步升至69.1%的歷史新高水平。不過,有市場人士認為,該水平仍未到警戒 ,以港人健康的按揭成數水平及供款與收息比率,即使有衝擊,殺傷力亦有限,但子女靠父幹上車或成隱憂。

金管局文件一方面顯示,本港家庭負債佔GDP比率逼近70%,但另方面顯示,去年11月本港新批出按揭貸款的平均按揭成數僅49%,平均供款與入息比率亦不過是35%。

有市場人士認為,雖然第3季的本港家庭負債佔GDP比率反映香港家庭總負債水平有所增加,但尚未到危險水平,因為現時透明度相當高,客戶的借貸水平也有限度,加上香港的失業率跌至2.9%,可謂全民就業,因此毋須驚恐。

「靠父幹」現象有隱憂

他指,對於有關數字,應看總負債的內涵,而且受監管要求所限,上車者亦不能借款太多,故港人平均按揭貸款成數仍處健康水平,即使日後面對衝擊,殺傷力也有限。不過,他坦言子女靠父幹上車的現象值得關注,若然父母將自住物業加按或再按來助子女上車,由於父母多為退休或是將會退休的人士,所以並非全無隱憂。

中原按揭經紀董事總經理王美鳳表示,本港家庭負債總額同時包括按揭貸款、私人貸款及信用卡貸款,故導致家庭總負債水平上升的可能性很多,如借款人數增加等。從按揭市場風險而言,她指按揭成數及供款與入息比率更直接反映按揭信貸風險的情況。事實上,現能上會供樓的人士,其還款能力很強,加上金管局數字反映新批按揭的平均按揭成數不足五成,所以即使本港家庭負債佔GDP的比例上升,惟未見按揭信貸風險增加。

樓按合約平均達26.7年

王美鳳較早前指出,去年樓價累升逾1成,令置業人士借貸金額增加,11月份平均按揭額按月增加13萬至384萬元;部分客戶申請較長按揭年期有助減輕每月還款負擔以及較易通過壓力測試,導致平均按揭年期維持較長水平,11月份平均貸款合約期仍達320個月,即26.7年。

頂:13 踩:12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1 (70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94 (54次打分)
【已經有51人表態】
11票
感動
5票
路過
6票
高興
4票
難過
4票
搞笑
6票
憤怒
8票
無聊
7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