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非洲的能源博弈
作为非洲大陆最新兴的石油国家,如果加纳的油田开采权被埃克森石油公司成功抢购,中国购买非洲油田的计划可能在数月来第三次受挫。
上周,总部设在达拉斯的美国科斯莫斯能源公司宣布将把手上的加纳朱比利油田股权出售给埃克森美孚,这则消息对中海油无疑是一个打击。就在本月初,为竞标该油气项目,中海油还派出了一个包括董事长在内的高级代表团前往游说。
据知情人士透露,加纳政府官员称这一价值约40亿美元的交易还未正式得到官方批准,如果该交易最终实现,这将是继在安哥拉和利比亚的交易失利之后,中国投资者自7月起的第三次受挫。
保障能源供应
中国经济第二季度同比增长7.9%,高速增长的经济背后是巨大的能源需求。可如今,中国的能源安全正在受到威胁。作为多元化海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石油公司正在竭尽所能地争取进入非洲的矿产资源市场,它们已改变传统的“石油交换基础设置”策略,采取西方交易方式或者借助当地银行开展业务。在这一进程中,它们不可避免地与同样垂涎于该地区资源的欧美油气巨头们展开竞争。
2006年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访问非洲七国,承诺加强援助并设立50亿美元的投资基金,同时提供30亿美元的贷款。自那时起,中国的能源公司就宣布将对非洲大陆的油田和天然气田投入至少160亿美元的资金。
根据新泽西的保罗·汀能源展望公司总裁保罗·汀的说法,在未来五年,中国经济每天将需要超过1100万桶原油,相比去年涨幅高达38%。
今年8月27日,中海油宣布将加强勘探与收购,以确保中国的能源需求。董事长傅成玉说,在2005年收购美国加州联合石油公司失败后,中海油开始调整其海外收购策略——集中力量投资合资企业,而不是买断企业——这也与日益高涨的资源保护主义有关。
交易屡次受挫
今年10月14日,加纳能源部发言人迈克尔·萨鹏称,中海油正与加纳政府官员进行谈判,但没有透露具体细节。
在此前两天,也就是10月12日,《华尔街日报》称,为竞标科斯莫斯能源公司的朱比利油田,中海油正在与加纳国家石油公司进行谈判。据未经证实人员透露,中海油发言人肖宗伟拒绝对该篇报道作出评论。
加纳国家石油公司勘探与生产主任托马斯·摩努于10月13日表示,加纳国家石油公司与科斯莫斯能源公司就收购股权事宜“仍在进行谈判”。他说:加纳国家石油公司将会实现收购,然后考虑其他公司的建议,如进行伙伴合作等。
而在安哥拉,中海油出价13亿美元,试图从马拉松石油公司手里买下一块石油区块,此举亦在马拉松石油公司称安哥拉政府以及其他合作伙伴有优先否决权后横生枝节。中石化发言人黄文生表示,中石化对安哥拉方面是否屏蔽交易一无所知,并拒绝作出进一步评论。
另一方面,利比亚政府否决了中石油斥资4.82亿美元收购尼克斯能源公司的交易,该能源公司的业务以利比亚为主。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总裁苏树林本月15日在北京接受采访时形容,海外能源资产的竞争是“剧烈”的。他说:“将有许多海外收购的机会,但同时也有许多人注视着这些机会。”
“中国人感到沮丧,因为他们并没实现更多的交易。”曾建议中国石油公司进行海外扩张战略的北京Axis集团总经理沃斯指出,“他们对于交易的兴趣、目的以及能力远不止于此。”他还估计今年中国对非洲的非金融投资将攀升至30亿美元,这将是2008年的两倍。
不懈努力
失败与挫折并不会阻挡中国实现石油多元化海外战略的决心。
9月17日,英国著名的图洛石油公司宣布乌干达的Ngassa油田可能是艾伯特裂谷盆地最大的发现,该地区以油气地质特征闻名于世。据图洛乌干达负责人布莱恩·格罗乌尔说,中国勘探者立刻对涉及该油田的项目表示出兴趣。
图洛方面称,在参与该油田项目的评估中,大约有10家公司初审合格,据悉中海油就参与该油田的开发与乌干达方面进行过谈判;尼日利亚总统发言人还称,中海油也在就购买16个西非国家的生产许可证进行谈判;在西非,中国第二大石油公司中石化则收购了瑞士Addax石油公司。
据8月18日中国商务部的报告,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中国在非洲的直接投资激增了81%,达5.52亿美元。
在非洲最大的产油国尼日利亚,中国的策略已经改变,“石油交换基础设施”的模式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中国能源公司通过购买现有公司的股份参与该国石油资源的开发。”南非国际事务研究所的一份研究论文指出。
另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中海油正在与挪威国家石油公司谈判,有望收购其在墨西哥湾的油气资产,如果交易成功,这将是中国能源公司首次打入美国后院。
石油化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09中国网民财富报告调查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