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官员否认气候大会是一场灾难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發給朋友 舉報 來源: ת   發佈者:匿名
熱度91票  瀏覽3次 時間:2009年12月22日 08:57

称虽然暂不具备法律约束力,但最终签署的仍是一个重要的协议;下一次会议将于明年6月举行

曹海丽 发自哥本哈根

这是他在上举行的最后一场新闻发布会,当地时间12月19日下午,《联合国框架公约》(下称《公约》)执行秘书德波尔并没有显出太多的疲态。

虽然在过去的48小时内,他只睡了几个小时。他把过去的这两天形容为“过山车”。

在过去的两天里,来自120多个国家的元首汇集到哥本哈根的贝拉中心,试图达成一个对人类和地球的生存具有深刻影响的气候变化协议。

“和以往谈判领导人到来前已经准备好文本只待签字不同,这次领导人一到就亲自投入到谈判草案的工作中。这是前所未有的。”德波尔说。

对于刚刚在几个小时前由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个人斡旋促成的同意“注意(take the note of)2009年12月18日产生的《哥本哈根协议(Copenhagen Accord)》(下称《协议》)”,德波尔表示,虽然《协议》没有任何法律约束力,没有规定发达国家到2020年的具体减排目标,没有明确发展中国家将做什么,也没有明确300亿美元的快速启动资金来自何处,这仍是一个重要的协议。

“因为所有的国家都来到一个平台上。”德波尔说,“我不同意把这次会议说成是一个灾难(disaster)的说法。”

德波尔还特别指出,虽然一些表述,如全球到2050年实现减排50%,发达国家到2050年实现减排80%,并没有在最终的《协议》文本中出现。但他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压力会让大家朝着将全球温度控制在不超过工业革命前2摄氏度的方向努力。

言下之意,虽然在目前的《协议》中没有规定,但最终会写入并成为具有国际法律约束力的目标。

德波尔提到,两年前,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缔约方第十三次大会上,他曾相信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各方会达成一个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但没有实现。对此,他表示遗憾。

现在,他已经把目光投向明年年底将在墨西哥举行的缔约方第十六次会议。德波尔强调,在未来的一年时间里,有许多工作要做。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将《协议》中的内容实质化(capitalize),并使之成为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

德波尔表示,他希望在墨西哥看到的是“一个在《公约》框架下的有法律约束力的条约”。

此次哥本哈根会议,发展中国家暂时成功保留了《京都议定书》和在《公约》框架下长期合作行动(LCA)的双轨谈判机制。德波尔在发布会上表态,发达国家开始意识到发展中国家在这一问题上的坚持,“没有放弃《京都议定书》的意图”。

不过,对于双轨谈判机制的前景,目前尚难下决断。如果德波尔希望看到的“一个在《公约》框架下的有法律约束力的条约”,那意味着中国和美国这两个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将接受国际协议的强制性法律约束。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哥本哈根缔约方第十五次大会,在推迟了近一天之后,于当地时间12月19日下午三点半前正式结束。各方在“关注《哥本哈根协议》”上达成一致,但在是否同意采纳《协议》上存有实质性的分歧。德波尔表示,各方有权决定是否签署《决议》。

另外,大会也产生了仍带有很多括号的《京都议定书》和《公约》框架下长期合作行动的工作文本,它们将作为之后进一步谈判的基础。下一次会议将在明年(2010年)6月举行。-

相关专题: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版权声明:来源凤凰网财经频道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凤凰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凤凰网财经",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敬请关注凤凰网汽车【2009广州车展】专题报道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頂:8 踩:4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04 (26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22 (32次打分)
【已經有21人表態】
2票
感動
3票
路過
3票
高興
2票
難過
2票
搞笑
5票
憤怒
2票
無聊
2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