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密追問收入似審犯 女網民不悅

熱度207票  瀏覽2次 時間:2018年1月31日 12:44
查看相片
閨密追問收入似審犯 女網民不悅

【晴報專訊】友好閨密可以無所不談,但詢問太私人的問題或影響友誼。有「剩女」在網上投訴,幾位閨密為比較誰活得更好,頻頻詢問大家收入、家庭狀況等,令她感覺似被審問,更想斷絕來往。有人際關係專家建議,若不想正面回答宜轉移話題,或了解朋友提問的原因,免影響友情。

有女網民在論壇上發帖,大呻與幾位閨密的相處問題,指圈子中有3位朋友已結婚並育有小孩,只有她與另一女還是「剩女」。好友們每次見面都會問私人問題,事主在帖文指,「佢地好似審犯咁………係一路想將你比落去,佢問咁多都係想知道佢活得好過你」,令她感到煩厭,直言「唔想同佢地比較或分享」。

多數人不喜歡被問私人問題

帖文在論壇引起熱烈討論,有過來人亦指,遭朋友不斷追問自己及身邊人的收入,對事主所說很有同感。亦有人指,這種情況在畢業後與朋友各有發展後最為常見,朋友之間很容易產生妒忌的心態,令人覺得與舊朋友不再投契。

圓滿關係中心創辦人、關係學專家蔡綺文表示,上述情況並不罕見,她亦有一位朋友雖然在政府任職高位,但仍會心存比較,經常詢問朋友的收入、職銜、物業是租或是買等。蔡指,多數人都不喜歡被問私人問題,「如果與朋友聚會,經常被人比下去,會令人充滿負能量,不想再出席這些聚會也屬正常」,而且可影響朋友之間的關係。

真正關心朋友 可婉轉提問

香港調解聯盟會長、專業調解員陸庭華指,部分人以為與朋友愈熟絡,對方便愈不介意,結果不顧忌地問及這些敏感問題。他認為若真正想關心朋友或真的想知道答案,可在私人場合詢問朋友,而不是聚會時在眾人面前提問,問的時候亦需有技巧,例如先分享自己的感受或情況。

面對朋友的苦苦追問,如不想正面回答,蔡綺文建議可將話題轉移,問對方詢問的原因,或改為討論大家都感興趣的話題,例如最近的動態、旅遊經歷等;亦毋須被朋友的問題影響心情或引起負面情緒,放鬆面對即可。陸庭華指,可以開玩笑形式化解,例如回答:「這問題太難了,我點答你呢」,或以正負正的技巧回答,先正面地多謝對方的關心,再拒絕回答。

編輯:黎家榮

美術:熊偉然

頂:10 踩:5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18 (67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37 (68次打分)
【已經有57人表態】
12票
感動
5票
路過
6票
高興
8票
難過
5票
搞笑
7票
憤怒
6票
無聊
8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