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闵行7亿财政预算邀市民听证 听证项目紧贴民生
12月9日至11日召开听证会 去年仅1人报名参加旁听
东方早报记者 李萌
继去年闵行区人大首次以公开听证的形式,召集代表和社会公众“会审”政府部分财政预算项目后,2010年该区部分财政预算项目初审听证会定于12月9日至11日召开。
闵行区人大财经工委相关人士日前表示,致力于更大范围接受公众监督,打造阳光财政,此次听证会将更公开透明,聚焦项目也更贴近民生;因此,希望有更多社会公众,审议政府“花钱计划”,参与到此项民主政治生活中来。
听证项目紧贴民生
“与去年相比,今年的听证项目多了不少。”闵行区人大财经工委副主任郁臻说,“这些项目,都与民生贴得很近。”
据悉,本月1日至5日,闵行区政府财政部门对2010年预算中2000万元以上的14个专项项目(非基本建设)进行了预评估。在此基础上,区人大广泛听取了人大代表、各工委和各代表组的意见,并确定了10余个听证会备选项目,内容涉及公共交通、社会保障、农业投入等多方面,预算资金总计达7亿多元。
最后确定的五项听证内容:农业规模经营补贴、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公交补贴、社保补贴券发放、教学设备添置更新,就是从备选项目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它们都贴近百姓生活,社会关注度高,很值得让公众审一审,议一议。”
去年无公众报名听证
“预算编制水平体现的是政府部门的管理水平。”一位参加过去年听证会的闵行区人大工作人员表示,听证会上,作为陈述人的听证机构需要讲清楚的内容,不只是要完成多少工作,花多少钱,更重要的是,他们要向参与听证的代表和公众阐明完成任务后所要达到的目标,所谓“以结果为导向”,所以听证会的过程,本身也是促进政府相关部门提高管理水平的一种有效方式。
听证会后,听证组织方将把听证的情况,包括赞同的原因、反对的理由、大家比较关注的关键问题等,写成听证报告,提交区人大常委会,作为常委会初审预算草案的重要依据,并最终成为常委会初审意见提交政府。
据了解,去年闵行的听证会,社会公众主动报名参加发言者,人数为零,报名参加旁听的也仅为1人;作为听证会预算监督主体的人大代表,主动报名发言的也仅有1人,要求参加旁听的只有3人。
“这里当然有宣传不够的因素。”郁臻说,“但要确保政府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人大审查监督的有效性,我们希望有更多公众参与到这个平台上来,为打造阳光财政注入更多的民意与智慧。”
农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敬请关注凤凰网汽车【2009广州车展】专题报道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