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收购吉百利仅差最后声明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發給朋友 舉報 來源: ת   發佈者:无其人
熱度87票  瀏覽2次 時間:2010年1月20日 10:00

晨报讯(记者 陈琼) 耗时5个月的卡夫收购吉百利案将在近期画上句号。

提高了报价的卡夫有望笑到最后,最新消息是,吉百利董事会周二已经同意美国食品巨头卡夫食品提出的总价值117亿英镑(192.2亿美元)的收购要约,这也是自收购战打响以来吉百利方面的首次松口。

卡夫食品对英国知名糖果生产商吉百利收购可谓一波三折。去年12月份,卡夫105亿英镑的报价遭到吉百利方面的果断拒绝,接着卡夫大股东沃伦·巴菲特也介入收购案,公开反对卡夫发行股票为收购吉百利融资。

随后卡夫与吉百利围绕着收购价格大打“口水战”。不过卡夫方面并没闲着,一方面提高了现金比例,又通过提高整体收购价至每股8.4至8.5英镑来吸引吉百利董事会批准其现金加股票的收购。

这一招很快奏效,在卡夫的现金攻势下,吉百利一改往日强硬态度松口了。吉股东周二称,卡夫对吉百利的出价比之前提高了12亿英镑。

在分析人士看来,提高现金比例是卡夫制胜的“妙招”,因为这样既能增添筹码,又可以取悦大股东沃伦·巴菲特。

受此影响,吉百利开盘逆市上扬3.2%。“收购完成后卡夫业务将会实现更快增长,并能打入全球多个新兴市场国家。”分析人士预测,合并后卡夫食品的年销售额将高达500亿美元。

不过,有人欢喜有人忧。分析人士指出,卡夫在正式收购吉百利后可能会大幅裁减员工。一名吉百利(中国)食品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在接受北京晨报记者采访时称,一直关注卡夫收购吉百利进展,但并未收到公司通知,公司也并未就人员去留做出安排。

据悉,卡夫和吉百利将于晚些时候发表进一步的声明。

-链接

吉百利和卡夫在中国

吉百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首度来华投资,其主打产品怡口莲在1997年8月在国内上市,具有较高知名度。目前,吉百利在华有两家工厂——位于北京的吉百利(中国)食品有限公司和吉百利糖果(广州)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吉百利巧克力、怡口莲太妃糖,魄力口香糖、维果C系列,在全国200多个城市设有销售网络。

卡夫是全球第二大食品公司,在中国同样拥有众多知名食品品牌,包括太平、奥利奥、趣多多、乐之、鬼脸嘟嘟、菓珍、麦斯威尔、菲力等14个品牌,产品线覆盖饼干、奶酪、咖啡等。

卡夫食品公司于1984年进入中国,目前已经分别于北京、天津、苏州和广州建立了4个生产基地,拥有员工2500名。

(孙春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頂:3 踩:3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21 (24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64 (33次打分)
【已經有24人表態】
4票
感動
2票
路過
3票
高興
5票
難過
2票
搞笑
3票
憤怒
3票
無聊
2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