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又煩唔賣又難 一文梳理長和出售巴拿馬港口前因後果|Yahoo
【Yahoo 新聞報道】本來平靜的巴拿馬運河,自從特朗普二度當選美國總統後,突然無風起浪。在高風急浪之間,遠在香港的長和集團無端被捲進漩渦,進退兩難。在宣佈出售港口股權計劃之後,中國國務院港澳辦連環轉貼《大公報》評論文章,向長和作出「大是大非的靈魂拷問」。《Yahoo 新聞》整合過去兩個月來巴拿馬運河爭議的來龍去脈,讓讀者理解長和為何要賣港口?中美雙方如何從中角力?
特朗普威脅收回運河
運河的湧浪從美國總統特朗普就職當日刮起。他在就職演辭中指稱,巴拿馬運河是由美國於二十世紀初期興建,但至 1977 年交給巴拿馬,條件是運河須保持中立,不過美國軍艦及貨輪卻一直被收取過高費用,認為運河已被中國控制。特朗普稱,基於巴拿馬的沒有遵守承諾,美國需要取回運河。
特朗普政府不久就付諸行動,2 月初即派遣美國國務卿魯比奧訪問巴拿馬。魯比奧公開要求巴拿馬立即改變中國控制巴拿馬運河的現狀,否則美國將會採取必要手段保護美方在美巴協議下的自身權權益。數日之內,巴拿馬就宣佈退出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
巴拿馬與中國之間的合作協議,要上溯至 2017 年。當年巴拿馬總統巴雷拉訪華,巴拿馬政府與中國政府一口氣簽訂了三份備忘錄和一份框架協議,根據中方的說法,雙方以共建一帶一路為統領,加強發展戰略對接,把兩國互補優勢轉化為全面合作優勢;巴拿馬地理樞紐優勢明顯,擁有運河、港口資源,還開通了到達約 80 個拉美城市的航綫。
港府稱從無干預香港公司的商業營運
美國認為,中國透過營運港口的香港公司佔據了巴拿馬運河,是對航道的威脅,亦違反了美巴的協議。同日,港府發言人稱,所有在港註冊的公司均需按香港法例及當地法規營運,特區政府從無干預香港公司的商業營運,美國官員就巴拿馬運河營運事宜的指控亳無道理及歪曲事實,港府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及反對。
自 1997 年起,以香港為總部的長和集團,透過子公司擁有巴拿馬運河五個港口其中兩個的營運權,即克里斯托瓦爾港(Cristobal)和巴爾博亞港(Balboa),分別位於運河兩端入口。魯比奧質疑,「這些中國公司會否在北京指令下控制港口,把港口關閉或阻撓我們(美國)的運輸?」
儘管港府宣稱香港高度自治、反對貿易限制,巴拿馬有關方面很快就配合美國的呼籲。在魯比奧訪問巴拿馬一周之內,兩名巴拿馬律師就入稟巴拿馬最高法院,要求法院頒令撤銷長和集團在巴拿馬運河兩個港口的營運資格。其中一名律師 Norman Castro 指稱,有關港口的營運權合約違反了巴拿馬憲法內多達十項條文。
巴拿馬司法部長支持法庭撤銷長和港口合約
至 2 月底,巴拿馬司法部長 Luis Carlos Gomez 加入原訴一方,同意長和營運的港口有違憲法,相關合約應予撤銷。巴拿馬最高法院已接納兩名律師的呈請,司法部長的行動可謂落井下石;他認為港口營運合約是不當地同意把巴拿馬國有專營權轉移給外國。與此同時,巴拿馬政府亦表示會審查近年才在無公開競投下續約給長和的 25 年期港口營運權,似為重新競投開路。
再過了不足一周,長和集團出售港口股權的消息就公佈了。長和集團本月初宣佈,長和已就和記港口集團持有和營運的兩個巴拿馬港口,與貝萊德 - TiL 財團達成原則性協議,即把長和持有的巴拿馬運河港口權益全數售予美資為主的財團。長和聯席董事總經理陸法蘭在集團新聞稿中聲稱,這項交易是純商業性質,與近期關於巴拿馬港口的政治新聞完全無關。
不是你說不涉政治,政治就不會來找你麻煩。長和賣碼頭的消息引起國際廣泛關注,消息公佈翌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例行記者會上被問及此事,他說,中方從未參與運河的管理運營,從不插手運河事務,所謂中國控制運河完全是謊言。對於長和出售港口的計劃,林劍表示中國政府對有關商業交易不予評論,但強調中方反對在國際經貿關係中濫施脅迫施壓手段。
港澳辦轉載時評:長和出售港口貽害中國
北京高層沒有再就事件作進一步公開評論,但港澳辦沒有完全保持緘默,上周連環轉載了《大公報》兩篇評論文章,均把事件串連到愛國情懷之上。其中上周四(13 日)轉載的文章題為「莫天真 勿糊塗」,內文稱:「網友普遍對這個交易和長江和記公司提出強烈質疑和批評,認為這是沒有腰骨的跪低,是唯利是圖、見利忘義,漠視國家利益、民族大義,背叛和出賣全體中國人。網友這的這些情緒表達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上周六(15 日)轉載的文章題為「偉大的企業家都是錚錚愛國者」,內文質疑長和賣碼頭計劃「有沒有考量國家民族利益?這般選擇是否在助紂為虐、貽害中國和世界?」文章列舉過去數十年的「愛國企業家」,堅定地與國家站在一起,「勇敢鬥爭,才能保家衞國,才能贏得尊嚴」。
【長和出售巴拿馬港口事件簿】
2017 年 11 月 | 配合一帶一路倡議,巴拿馬與中國簽訂多項備忘錄及協議,包括與中方合作建設巴拿馬港口 |
2025 年 1 月 20 日 | 美國總統特朗普就職當日表示要取回巴拿馬運河,同日,巴拿馬總統穆利諾揚言將保住運河 |
2 月 2 日 |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指稱,中國透過經營港口的香港公司威脅巴拿馬運河,美方要求巴拿馬即時改變中國對巴拿馬運河的影響及控制。 |
2 月 2 日 | 港府發言人辯稱從無干預香港公司的商業營運,批評美國官員指控亳無道理及歪曲事實。 |
2 月 4 日 | 兩名律師入稟巴拿馬最高法院,要求頒令撤銷政府與長和集團簽訂的港口合約。 |
2 月 6 日 | 巴拿馬宣佈已正式知會北京,決定退出一帶一路倡議。 |
2 月 27 日 | 巴拿馬司法部長其後向法院呈交誓章,支持法院頒令宣佈相關合約違憲。 |
3 月 4 日 | 長和宣佈向美資財團出售兩間港口公司的股權,涉及巴拿馬碼頭及港口業務。 |
3 月 5 日 |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稱,中方支持巴拿馬對運河的主權,對有關商業交易不予評論。 |
3 月 13 日 | 港澳辦轉載《大公報》文章,質疑長和出售港口資產。 |
3 月 15 日 | 港澳辦再轉載另一篇題為「偉大企業家都是錚錚愛國者」的《大公報》文章, |
這場賣碼頭風波,受影響的不僅是長和集團,連帶整個香港也受牽連。路透社引述本港商界高層指出,美國努力箝制中國在世界貿易、航運、科技及融資等能力,將對香港帶來更大不穩定。一名上市公司行政人員稱,因應政治緊張局勢,其公司正不斷檢討營運計劃,「例如,我們是否仍想在香港上市?香港是否仍是一個吸引的上市地點?因為投資者會把上市業務聯想到中國」。
路透社又引述本港學者指出,港澳辦轉載評論文章顯示了企業與中美雙方做生意的政治風險。有證券行高層形容這種風險比前提高,長和集團目前被夾在中間,「你不賣,會被美國找麻煩;你賣,又會得罪北京。」
參考來源:《衞報》 BBC 路透社 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