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投放回归 稳健外部盈余推高流动性
每经记者马骏骎发自上海
刚刚闭幕的在定下明年经济工作主线的同时,也留下了各种想象空间:明年银行信贷投放会否回归稳健?信贷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变动会给市场带来什么连锁反应?本期《金融周刊》将对此展开讨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给明年信贷和货币政策部署思路提供了初步依据。目前,无论银行还是机构,大家普遍预期明年信贷增长将从激进的扩张转为稳健,政策也可能“明松暗紧”,结构调整将是明年的主题。同时,人民币升值预期下,热钱风险将再次浮出水面,流动性仍将宽裕。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银行资产质量压力仍未“解除警报”。
信贷将回归稳健
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日前央行有关会议透露,明年将立足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重点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
中国农业银行总行战略管理部付兵涛告诉记者,该行已经传达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他指出,“在总体积极的基调背后,可以看到会议对于未来政策的表述并不是很清晰,用词的宽泛一方面留下了很多想象空间,另一方面说明现在还无法判断下一步到底多‘宽’才是适合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各方观点认为“回归稳健”将是信贷主旋律之一。
“在经过2009年新增信贷规模的爆发性增长后,我们判断2010年新增信贷将回归稳健。”国海证券分析师桑俊预计,随着明年宏观经济中消费作用上升而投资贡献下滑,明年货币供应也将有所下滑,但仍将维持22%的高位;新增信贷有所收紧,约为7万亿左右,同比增幅为17.5%。
分析师罗毅预期明年新增贷款规模约为6万亿~8万亿,虽然数量较2009年有所下降,但与以往年份相比仍是天量,而连续两年货币供应高增长带来的压力将成为央行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预计,明年超级宽松的政策姿态将回归正常,鉴于通胀预期,预计银行新增贷款将从2009年的10万亿元回落至2010年的7万亿~8万亿元。而“7万亿~8万亿”也符合大部分投行经济学家的心理预期。
不过贷款质量依然“警报”未除,尤其是地方政府投资冲动下,后期贷款回收引起关注。罗毅指出,银行可以通过类似“银政合作”的方式支持地方政府推动大型项目建设,也可通过政府设立的投资公司向地方政府发放贷款。短期而言,这可以使得流动性充足的银行保持较快的贷款和利润增长。但付兵涛呼吁,不应让银行担当地方政府融资的全部压力,应该进一步放开地方直接融资的渠道。
货币政策“明松暗紧”
虽然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没有过分强调通货膨胀问题,只是提出要“管理通胀预期”,且大部分市场预期认为明年CPI可控制在3%左右,但大量货币供应之后的负面性显然已成为中国经济所面临的隐忧。
桑俊表示,明年政府可能会对新上项目进行更详细的筛选,并且为未来经济的超预期波动做好项目准备。另外,2009年的新增贷款集中于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和居民中长期消费贷款,随着宏观经济的复苏,2010年实体经济的贷款需求将有所增长,尤其是私人投资相关的资金需求有望显著增加。
在桑俊看来,明年货币政策的表现将是“明松暗紧”,一方面加息时间会相对较晚,使得加息对于银行盈利的实质性影响相对较小。另一方面在“暗紧”的指导下,监管部门将对商业银行新增信贷规模有所限制,央行会通过窗口指导、央票发行、调节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来回收流动性。
“创纪录的货币投放虽然短期效果明显,但从明年初开始,预计大量货币供应的滞后效应就会显现出来。”罗毅说,“其实从8月开始,信贷已经在向紧的方向转变,最近银监会要求提高资本充足率的资本监管新规和近期央行连续七周的资金净回笼,便是动态调控的延续。”
付兵涛表示,“现在大家关心比较多的是明年是否会启动信贷规模控制,但我个人觉得央行不会轻易这样做,因为此举引起的争议比较大。今年八九月份放贷如此迅猛的情况下,央行也没有下手,估计明年也不会。银行将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如产品创新、业务资产负债结构调整等方式进行腾挪。而央行也更倾向于通过每个季度召集商业银行开会变相提醒和反复敲警钟。惩罚性定向央票也有可能,但规模控制是一把悬在空中的剑,却不至于会落下来。”
热钱警惕再起
即使信贷规模回归稳健,明年在人民币升值压力下,外部盈余可能仍将异常活跃。王庆指出,明年中国将可能再度面临2005~2008年的情况,即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热钱大量流入,大量外部盈余或导致流动性过剩。
外管局近期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和相关反应也说明,监管层对于跨境资本流动的监管正在日益加强。
王庆指出,为了防止资产价格泡沫破裂引发系统性风险,“控制金融杠杆”可能成为经济体中首要政策重点。未来,一系列措施或包括严格执行银行资本充足率要求、不对称地放开外部资本账户控制,通过QDII等项目引导资本流出,而在汇率方面将防止可能导致热钱流入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单向波动。
对于人民币的升值压力,桑俊的看法是,压力的确存在,但短期升值可能性不大。他指出,目前人民币升值的最大压力来自于仍然相对疲软的出口。只有在出口回暖、中国经济增长保持稳定,同时输入性通胀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人民币才可能再度迈出升值的步伐。另外对于银行业而言,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资产价格的提升,降低资产质量恶化的风险;且资金的大幅流入有望推高资产价格,对于银行业估值水平的提高存在促进作用。
农业
银行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敬请关注凤凰网汽车【2009广州车展】专题报道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