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十三五」規劃 曾俊華:創新最重要

熱度90票  瀏覽68次 時間:2015年11月02日 08:59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昨天在網誌論及五中全會閉幕後,中央發出的「十三五」規劃新聞公報,指出「創新」於十三五規劃的重點性,中央希望藉此突破「中等收入」陷阱。他呼籲港人特別是商界深入了解「十三五」規劃,領略國家下一輪發展方向,尋找商機。

  曾俊華表示,在「十三五」規劃新聞公報中,最吸引眼球的當然是有關計畫生育政策的改革,但在「兩孩政策」之外,公報中最重要的信息,應該就是「創新」。他並引述傳媒指,「創新」一詞在整份公報中總共出現了59次。

  曾俊華指出,文件提出的五個發展理念之中(即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創新」排在首位,牽涉的範圍亦非常廣泛。「若從當前中國的形勢理解,選擇創新作為『十三五』規劃的重點,並不是空泛的政治口號,相反,它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他提及最近在網上讀到一篇內地學者的評論文章,提出「十三五」這五年間,國家的發展有機會遭遇瓶頸,有需要突破「中等收入陷阱」(middle income trap),觀點頗有啟發性。

  所謂「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一個國家經過高速經濟增長,達到了中等收入水平後出現停滯,基於勞動成本上漲和產業未能升級轉型等因素,令原有的增長模式失效。要突破「中等收入陷阱」,需要管齊下:推動產業升級轉型;提高生產力;開拓市場,優化貿易等等,提高國家在全球產業鏈上的位置,每一個環節都與政府的宏觀政策有直接關係。

  曾俊華表示,除了「中等收入陷阱」,國家當前面對的轉變和挑戰不單止多,而且非常複雜,例如人口高齡化將進入「深水區」、產業轉型令勞動力出現新需求、環球市場需求放緩,拖慢外貿增長,以至貧窮、糧食、教育等等,凡此種種,都可以從「十三五」規劃的內容,理解國家的相關對策,和未來五年的施政重點。他鼓勵港人特別是商界深入了解它們,從中領略國家下一輪的發展方向,尋找商機。

  曾俊華又表示,今次的公報亦提及港澳在國家發展的定位,要「提升港澳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和功能」。他指香港一直憑着與世界接軌的優良市場制度,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例如人民幣國際化。他期望香港在國家未來五年的發展藍圖中,能夠繼續利用「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透過與內地的優勢互補,持續創造互惠共贏。

  曾俊華又指出,中央為「十三五」規劃定下在二○二○年前,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都要比二○一○年「翻一番」的目標。要成功達標,期間平均要實現實際經濟增長6.5%。他相信國家有充足政策空間和魄力推動整個規劃,實現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目標。

頂:3 踩:3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43 (28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25 (32次打分)
【已經有24人表態】
3票
感動
3票
路過
3票
高興
3票
難過
4票
搞笑
3票
憤怒
3票
無聊
2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