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肌錯姿勢隨時脊椎滑脫

熱度288票  瀏覽7次 時間:2016年8月15日 12:33

【東方日報專訊】為了「朱古力」腹肌、人魚線,不少港男勤健身,但動作不當隨時令脊椎移位,需動手術矯正。神經外科專科醫生梁顯信表示,舉重、滑水、足球都是高危動作,若曾經跌倒令脊椎出現裂痕,加上無正確指導或器械協助下做負重訓練,或引發滑脫症,出現神經痛、雙腳麻痹及無力,搬重物「痛到飛起」,甚至大小便失禁。他估計,本港百分之七人口有此情況,主要是三十至四十歲人士。

梁顯信稱近年不少滑脫症病人健身時發病,部分人抓舉槓鈴姿勢錯誤,令腰部錯誤承重,「啲人懶勁玩free weight(自由重量訓練),通常出事後同我講,剛開始上(健身)堂,想試舉重一點,突然就痛。」他指每百人約七人患「峽部脊椎滑脫症」,主要是三十至四十歲人士。曾跌倒令脊椎留下裂紋,或運動員長期過度伸展脊椎,令脊椎變脆弱或移位,日後活動時脊椎受壓,或令脊椎順裂紋向前滑動脫位,大於第四、五節腰椎病發。

從事體力勞動亦高危

他指出,體力勞動工作者、高危運動例如體操、滑水、舉重,若下腰過分承重,滑脫症病徵有機會較早呈現。百分之五的五至八歲兒童因先天原因脊椎滑脫,其他病因包括椎間盤退化、意外撞擊,或發炎、感染等病變引起。

脊椎滑脫會刺激周圍組織及神經,梁顯信表示,患者會感到下腰背痛、肌肉緊張和僵硬,腰部以下麻痹無力及感到「針拮」,提不起腳導致容易絆倒,有病例曾因此踢斷腳趾。嚴重的個案更會因疼痛難以彎腰及搬重物,神經線被移位的脊椎壓壞,無法復原,病人會感到下肢如被火燒。

借用器械保受力正確

梁顯信指出,有四十多歲健身人士抓舉時突感劇痛,腰部痛楚久久不散,以前能做的動作無法再做,檢查後發現脊椎滑脫,日後健身需減輕負重。他建議健身人士進行負重運動時借助器械,確保姿勢及身體受力正確。

記者張汶樂

頂:11 踩:12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34 (93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07 (92次打分)
【已經有80人表態】
15票
感動
10票
路過
8票
高興
10票
難過
11票
搞笑
9票
憤怒
10票
無聊
7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