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遭挖土偷磚 地標月亮門倒塌

熱度83票  瀏覽12次 時間:2016年10月07日 10:29

【星島日報報道】內地最知名古建築長城又出事!被稱為現存最完整明長城之一的山西廣武明長城標誌景觀「月亮門」敵樓,近日發生坍塌事故,原本雄奇險峻的門形建築,只剩搖搖欲墜的半堵殘牆。有學者分析,主要是村民們扒磚取土、旅遊開發、採礦等對長城造成毀滅性破壞。當地村民證實,確有村民從長城取磚回家自用。

  央廣網報道,網名「星星」的「驢友(旅遊愛好者)」前天爆料稱,山西山陰縣廣武村一段明長城,本月三日晚至四日早晨之間發生坍塌,導致當地明長城的標誌景觀「月亮門」損毀。

  網民貼出一組該長城損毀前後的照片顯示,在一座形似烽火台的長城上,褐色的磚牆發生坍塌,原本是「門」形的建築,僅剩一堵類似立柱的城牆。網民紛紛對月亮門化為一片瓦礫廢墟表示心痛和遺憾。

  發生坍塌的山西廣武明代長城,建於公元一三七四年(明洪武七年),它東臨雁門關,北達雲岡石窟,全長約十公里,城高六至八米,頂寬三米,沿山脊緩行,建有十六座敵樓,其中五座至今仍保存完整。「月亮門」原是一處敵樓被風雨侵蝕剩下的一個拱形殘體,高高矗立在山體上,形似半月,因此得名。

  廣武明長城還是現存最完整的包磚(里面是黏土)明長城之一,也是未經過人工修復、原汁原味的古長城,北京曾把這段長城作為修復京郊長城的依據。

  「月亮門緊挨着臨近的村莊,本次坍塌,除自然原因外,也與當地居民動輒從長城取磚回家自用有關。」廣武村一位村民對《新京報》說。

  當地學者也表示,年來周邊村民耕地、建房,不少是直接從長城扒磚、取土,村民房前屋後那隨處可見長城大磚。同時,當地修道路甚至打斷長城牆體,採礦、採石等活動,及不適當的旅遊開發,也都對長城造成毀滅性的破壞。

  據悉,由於山西長城線路長、分布的位置多,但資金嚴重不足,對長城的保護工作很多時候處於停滯狀態。近年來,山陰縣曾對廣武明長城有過一些維修,但效果都不明顯。對於月亮門的坍塌,當地相關部門尚未回應。

頂:4 踩:3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24 (25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46 (28次打分)
【已經有23人表態】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