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部:陸基反導彈 3度試射成功

【經濟日報專訊】中國國防部昨日發布消息稱,前日在境內進行了一次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試驗,試驗達到了預期目的。這一試驗是防禦性的,不針對任何國家。
外界將中段反導技術比喻為「子彈打子彈」,專家認為,中國已經成功進行了多次陸基中段反導試驗,說明中國這一戰略技術愈來愈成熟。
國防部:防禦性 不針對任何國
這是中國官方第3次披露成功進行陸基中段反導試驗。早前中國官方披露3次成功進行反導試驗,但未有公開2014年7月23日的試驗是否中段反導。
新華社此前報道,2010年1月11日又在境內進行了首次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試驗。2013年1月27日,中國在境內再次進行了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試驗--巧合的是,美國軍方也在同日試射了「地基中段防禦」導彈防禦系統(GMD)攔截彈。
據指出,反導攔截技術按發射地分為陸基、海基和天基,分別指反導系統在陸地、海上和天空發射。按照攔截時機不同可分為3大類:「助推段」防禦系統,「末段」防禦系統,以及「中段」防禦系統。
中段反導技術非常複雜,難度也非常高,需要遠程預警系統、攔截系統和指揮管理3個主要的分系統密切配合,這3個分系統也被認為是「大國才能玩轉的複雜技術」。
由於反導技術具有重要戰略意義,中國每次反導試驗都引發外界高度關注。中國官媒指出,目前世界上只有中國、美國和日本進行過類似的中段反導攔截試驗。
大氣層外攔截 減對地面損傷
中國核戰略專家楊承軍表示,遠程彈道導彈的中段是在大氣層以外飛行。在大氣層外進行攔截能有效減少對地面目標附帶毁傷,攔截高度愈高對造成損失愈小。目前,世界各國都在進行反導反衞防禦能力的建設。從官方信息看,中國至少已成功進行了3次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試驗。
楊承軍認為,這表明中國攔截敵方導彈的手段和能力更加成熟。不過,他同時指出,中國目前進行的中段反導試驗對攔截目標的發射時間、飛行軌迹、飛行速度等信息是預知的,離真正的實戰化還有一段距離。
中國軍方專家姜春良也表示,中國已經成功進行了多次陸基中段反導試驗,說明中國這一戰略技術愈來愈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