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围城》 的前世今生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發給朋友 舉報 來源: ת   發佈者:无其人
熱度40票  瀏覽3次 時間:2009年12月18日 14:55

本刊记者 蒯乐昊 发自北京

10年前,香港导演陈德森拿着《十月围城》的剧本到处去跟人谈投资,在他的计划里,要搭建一座城池,真实还原1905年的香港中环。听了这个计划,10个人里有7个扭头就走,还有两个劝他不要再发疯了。这两个人中的一个就是陈可辛。

那是1999年,香港电影的艰难时世:

武侠片魅力渐失,“新浪潮”已然退潮,香港之外的电影市场大幅度缩水:台湾的第四台直接一根光缆接到观众家,一年交700元就可以看电影;回归为大陆盗版业大开了方便之门,再加上香港自身经济的不景气,许多电影人被迫放起了无限期长假。这时候要说服投资者花6800万投一部有8个明星当主角的戏,其中三分之一用来实景造城,无异于痴人说梦。

10年前的一个旧梦

艰难时世里总有做梦者,当时另一个香港导演也做着类似的梦,要花4800万拍一部警匪片,用一堆明星。重重碰壁后,这个梦在2002年实现,刘伟强拍出了《无间道》,为当时的香港电影打了支强心针。

而陈德森的梦依漂浮在半空。电影《神偷谍影》之后,已被定位为动作片导演的陈德森就萌生了一个想法,要拍一个男性观众和女性观众都为之动容的动作片。

陈德森年轻时在香港海洋公园当过海豚训练员,非常喜欢设计动作,但他对香港动作片的既定套路感到厌烦了。“开场先是一段小打,十分钟之后再打,中间反复打,结尾是暴风骤雨般地狂打。”

他想,能不能颠覆这个规律,让电影的前半场全是文戏,后半场全是武戏呢?

这是一种冒险,如果文戏不够抓人,那些冲着动作来的观众会看不到一半就起身离场,如果武戏不够震撼,又没有办法在力量和调度上“罩得住”全片。

《十月围城》就是这一构想的产物。2003年,剧本定稿之后,他终于筹到一笔投资,演员也基本到位。陈德森亲自拿剧本去送审,因为涉及重大历史事件,每天早晨9点45分,陈德森就站在电影局门口,一连站了9天,审批剧本的领导看见他都觉得惊讶:“咦?你怎么天天站在这里?”

在广东佛山南海,陈德森开始按自己的心愿搭景,等景搭到七七八八,SARS来了,发源地就在他们隔壁村庄,工作人员闻讯后悉数逃回香港,片场留下一片空城。几个月后,SARS的阴影过去,重新协调演员的档期以期再战,等到万事具备,噩耗传来:投资人因被骗16亿而自杀了!

那是陈德森人生中最黑暗的日子:短短两个月里,母亲中风成了植物人,姐姐被查出患上癌症,剧组遗留下一摊账目需要他去料理,他自己也面临着吃官司的可能——他以前只接到过超速的罚单,连法院是怎么回事都不清楚。陈德森得了抑郁症,陈可辛、尔冬升这些好朋友谁也不敢找他,生怕说错话让他陷入更极端的状态。

这时,他出了车祸,汽车被彻底撞出去的那一瞬间,他感到了一种残酷的、解脱的快意:“来吧!该来的一起来,我还怕什么呢?”

车子报废了,陈德森没死。该面对的麻烦一样没少,身上还添了新伤。《十月围城》成了一道魔咒,围困住了他。

电影人发现的

陈德森说,香港回归对香港人是件好事,他们从此有根了。

在1997年之前,香港人去台湾旅行,因为持的都是英国护照,出入海关时,国籍一栏填写:英国人。台湾海关接过来,啪一下叉掉,改成“香港人”。“这很荒谬的,在香港只有广州人、潮汕人、上海人……哪里有什么香港人?”97年之后,他们再去台湾,如果还写“香港人”,台湾海关接过来,又啪一下叉掉,改成“中国人”。

“所以香港人是特别爱国的,因为他们是漂泊的人。”对香港电影人来说,举手拥护回归还有另一项理由:虽然回归之初他们领教了内地铺天盖地的盗版,但渐渐地,他们也发现了内地庞大的电影消费市场,如航海者发现一片丰饶的新大陆。

2008年,《投名状》刚刚下片,陈德森接到多年老友PETER(陈可辛)的一通电话,聊了那么多,陈德森只记住了陈可辛一句话,“我觉得你那个可以弄了。”

不用挑明,陈德森就知道“那个”指的是《十月围城》,剧本筹备了10年,中间选角一易再易,所以在香港几乎每个演员都知道这个故事。10年间的斗转星移让人唏嘘——最初陈德森理想中的陈少白饰演者张国荣如今已经阴阳两隔。

<< 前一页12后一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点击这里在线阅读原版《南方人物周刊》

敬请关注凤凰网汽车【2009广州车展】专题报道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頂:1 踩:0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44 (16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19 (16次打分)
【已經有7人表態】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