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范倡建人才公寓 港深創科園增吸力

熱度196票  瀏覽61次 時間:2017年1月16日 09:27

【星島日報報道】政府本月初公布,將與深圳共同發展落馬洲河套區,興建港深創新及科技園。身兼科技園公司主席的行政會議成員羅范椒芬昨表示,創科園對本港科研界而言是一大機遇,有助聚集本港、內地和外國科研力量發展;她期望可在園區內興建少量「人才公寓」,讓外地來港的科研人才及其家人租住。對於與內地合作的項目存在負面印象,她則呼籲港人放下「心魔」,並應同時看到其好處。

  羅范椒芬昨日接受電台訪問時表示,自月初港府公布與深圳合作發展河套區創科園以來,業界均對計畫感到興奮,認為是一個不可錯失的機遇,能為業界建立未來發展的願景,相信可為本港帶來實質好處。

  羅范椒芬指,香港其實有不少優秀的科研人才,本地學生出外參與科研比賽亦屢獲殊榮,然而本港卻欠缺創科相關的就業機會,加上現時本港科研的研發、試驗、生產等各個步驟分散,未來的港深創科園正好彌補現時不足。

  此外,她又指出本港鄰近內地的龐大消費市場,在外資眼中是一大優勢,加上河套區內運用香港法律,對外資而言亦是一大吸引之處,香港應妥善利用,相信可吸引外國高端科研人才來港。

  羅范椒芬特別提到,香港現時有一個不太好的現象,「但凡與內地合作,便一定出現負面思維」。她對坊間就計畫存有的關注及憂慮表示理解,但認為應同時看到其好處,希望香港人可放下「心魔」,共同建設創科園。

  她同時呼籲立法會議員在審議相關撥款時,為下一代的長遠發展而放行,盡快通過撥款。「希望議員在所有問題都有具體、確切答案前,願意先批錢,我們邊做邊討論。」她指立法會議員可在園區建設期間,持續監察計畫的進展。

  羅范椒芬強調,在是次合作中,園區不但由科技園公司的附屬公司管理,亦採用香港法律及制度,而董事會主席亦由港人出任,雖然會中將有深圳委員,但港人委員的比例應較大,港方仍擁有較大「話事權」,相信雙方會以「互補優勢,共享成果」的態度合作。

  她又指出,過往聽到有不少有意來港發展的外地科研人才,因未能負擔在港住宿成本而卻步,她期望可在園區內興建少量「人才公寓」,讓外地來港的科研人才及其家人租住。她又相信政府會做好鄰近的交通基建,不擔心港人會因路途遙遠而拒絕到園區工作。

頂:7 踩:7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5 (58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18 (78次打分)
【已經有46人表態】
8票
感動
7票
路過
6票
高興
6票
難過
4票
搞笑
6票
憤怒
5票
無聊
4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