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峰会及东盟与对话国系列峰会落下帷幕
温家宝出席系列峰会:
● 强调应对金融危机仍是当务之急,政策不能改变,力度不能弱
● 中方决定将向东盟提供的优惠贷款增加至67亿美元
● 促中澳关系良好发展
对东亚地区大部分人来说,“清迈倡议多边化”是一个颇为陌生,甚至是有些晦涩的字眼。然而,它却是此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10+3)讨论的重要议题。
10月25日,第15届东盟峰会及东盟与对话国系列峰会在泰国华欣落下帷幕。在本届东盟峰会上,东盟国家领导人启动了东盟政府间人权委员会,发表了加强东盟教育合作和应对的声明;在东盟和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上,各国领导人批准在年底前实施规模为1200亿美元的清迈倡议多边化协议;在东盟分别与中国、日本和韩国举行的领导人会议上,双方也达成不少重要共识,东盟还同有关国家签署了多份合作文件。
分析人士认为,中日韩三国领导人的互动是系列峰会的亮点所在。特别是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的尽早建立,将对东亚国家更有力地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复苏,进一步推动亚洲地区的经济合作起到重要作用。
合作 从基础设施开始
“历史告诉我们:只有尊重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只有帮助别国,才能得到别国的帮助;只有维护和促进共同发展,才能实现自身繁荣。”温家宝总理在系列峰会上表示。
会议期间,温家宝提出建议:“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首期基金10亿美元募资工作已近完成,年内可开始投资动作。中方决定将向东盟国家提供的150亿美元信贷中的优惠性质贷款额度增加到67亿美元,加大对中国与东盟基础设施建设合作的支持力度。
与此同时,深化财金合作。力争年底前签署清迈倡议多边化协议,建成规模为1200亿美元的区域外汇储备库;加紧建立独立的区域经济监测机构;加快亚洲债券市场建设;中方愿为区域信用担保和投资机制基金提供2亿美元。
此外,中方将在未来5年向峰会中的发展中国家新增2000个政府奖学金名额,提供200个公共管理硕士奖学金名额。
东亚共同体:不可一蹴而就
除签署多项切实可行的合作协议外,东盟各国还就如何摆脱金融危机以及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问题达成共识。“金融危机进一步增强了东亚国家的凝聚力,尤其是东盟十国迫切需要加强与中日韩的合作,以在国际社会中增强自己的力量。”山东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主任张东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温家宝总理也于会议期间指出,东亚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各国的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休戚与共。张东辉认为,从国际趋势来看,随着全球化不断深入,区域一体化过程也在不断加快,这两者并不矛盾。
就此次各国合作内容来看,东亚合作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已经达到了新的水平,尤其是经贸方面取得的进展,为今后区域一体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对待“东亚共同体”的态度,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昨日再次表示,构想中的“东亚共同体”应该有领导世界的意愿。这也被解读为日本加深“10+3”合作的诚意。张东辉告诉记者,鸠山由纪夫上台以来,日本在东亚问题上改变很多。“随着亚洲在整个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日本已经认识到无法实现自己‘脱亚入欧(美)’的梦想。”鸠山也重申,日本同是亚洲国家,需要加强与亚洲邻国的关系和信任。
不过张东辉表示,作为东亚的传统经济强国,从字面上讲,日本提出的“东亚共同体”类似于其曾经提出的“大东亚共荣圈”,虽然如今各国政治经济地位已发生巨大改变,但日本谋求地区大国和东亚主导地位的野心没有改变。
对于鸠山由纪夫的设想,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也表示,东亚各国社会经济制度不完全一样,发展水平也不一样,要形成一个共同体,不可能一蹴而就,这需要一个过程。在张东辉看来,以后形成的东亚共同体必然是一个多方力量制衡的区域一体化组织,和欧盟不同,由于经济发展内部不平衡,东盟十国有共同的诉求,但中日韩在主导权上肯定会存在分歧。此外,由于澳大利亚、印度、新西兰的加入,东亚区域力量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09中国网民财富报告调查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