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嘉雯 - 不傳統的教學方法
【晴報專訊】在一間傳統學校,但我就可以不跟傳統課室一樣擺設我自己的教室。校長知我從外地回流,女兒是讀國際學校的,遂任由我發揮;我於是就把這空間當作自己的家來布置,室內室外更放些盆栽,又以女兒的學校為藍本,營造一個舒適愉快的學習空間。
我把家中的一些小擺設帶回學校去,放置在小矮櫃上,櫃的一旁是他們的活動空間,有些玩具;另一旁是一個圖書角,桌上都是一些趁暑假時為他們製作或購買添置的物品,或女兒曾玩過看過的玩具、圖書和學習套。
這個非傳統的教室,是要提升同學們到來的動力;先要他們願意到來,才可以展開學習。要同步進行的,是提升他們的自信,讓他們知道自己也能學到,並不是別人眼中的「蠢」或「懶惰」的一群,那就得從非傳統的教學方法中着手。說來這個人風格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
近年,傳統學校也不斷革新,需要引入「STEAM」(或「STREAM」)教學來提升學校,教學內容開始改變。各學校有不同的理念、對學生的要求有差異,老師的教學風格亦有不同;即使如此,「硬件」變了,教學內容變了,但會否教學風格仍然傳統,那便是為孩子選擇心儀學校的重點考慮。
「硬件」不錯,還要看老師的教學方法如何?孩子的導師,除了父母,老師便是最重要。
(四之四)
撰文︰張嘉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