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建委称开裂大桥设计施工监理都有问题
用胶粘上的大桥裂口。来源:南方日报
施工单位擅自采用胶结材料封闭裂缝。来源:cfp
桥南侧裂开巨大裂缝的栏杆已用胶暂时粘上。来源:人民图片网
本报记者 雷宇 来扬
连日来,南京汉中门大桥因为竣工仅一年半,花岗岩栏杆就出现55处裂缝,被糊上胶结材料被批为继上海“楼歪歪”之后的“桥糊糊”,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南京市建委:设计、施工、监理都有问题
“两年前施工的时候我就知道这是一个豆腐渣(工程)。”16日下午,67岁的张力(化名)指着南京汉中门大桥的花岗岩栏杆,一脸怒气。
张力曾在一家建筑单位工作了数十年,两年前这座改造的大桥修建栏杆时,他就发现了问题,“栏杆和挡板之间没有燕尾槽,也没有嵌入,就是一个花架子,两人打个架都可能推倒它。”
让张力吃惊的是,一周前,当时刚下过一场小雨,他路过大桥时发现一些桥栏杆上多出新的印迹,走近细看,裂缝间填满了白色透明状胶体,与雨后呈现褐色的花岗岩刚好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不是在糊弄老百姓吗?!”
16日下午,记者在汉中门桥现场看到,桥两侧人行道与栏杆之间已竖起了围挡,其中一段栏杆已被拆除。而几处栏杆的立柱上裂缝还很明显,有的裂缝甚至能放进一个手掌。在立柱底端,白色建筑胶粘贴的痕迹分外扎眼。
南京市建委调查发现,大桥共有55根栏杆立柱根部出现裂缝,占到总栏杆数的一半。其中情况较严重的南侧,主桥人行道就有39根栏杆的立柱根部出现斜裂缝,北侧主桥人行道有5根立柱根部出现斜裂缝,北侧引桥还有11根已开裂。
刚刚竣工的大桥为何出现多处裂缝?
南京市建委向本报提供的“汉中门桥栏杆裂缝问题相关情况调查与处理初步意见”载明:经专家调查分析,主桥栏杆开裂的主要原因有三点:
首先,汉中门桥南桥梁体浇筑完成于夏天,施工时南京温度较高。后因梁体混凝土收缩徐变及冬季梁体的温度收缩,而栏杆是花岗岩石材,梁体是混凝土,两者的温度线膨胀系数不等,变形协调不一致,造成立柱底部断裂;引桥接坡部分主要是由于地基沉降引起桥头栏板拉脱,使栏杆与立柱在连接部位产生位移和开口。
其次,施工单位在栏杆施工过程中未按相关规定要求施工;监理单位未认真履行监理职责,把关不严;设计单位对桥梁栏杆设计考虑不细、深度不足。
第三,相关管理单位在建设、验收过程中管理不严。
<< 前一页12后一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敬请关注凤凰网汽车【2009广州车展】专题报道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