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豪裝涉「劏客」 工程董事夥計被捕

【星島日報報道】尖沙嘴一家頗具名氣裝修工程公司,涉以不良營商手法「劏客」,為豪宅裝修期間自行追加工程,逐個細項額外收費共多加十七萬元,使裝修費用增至一百三十六萬元,最終工程亦告爛尾,海關昨拘捕公司董事及職員,並帶走相關文件。
海關拘捕裝修公司董事及職員兩人,涉「劏客」額外多收工程費十多萬元。涉案裝修工程公司位於柯士甸道一商業大廈內,在業界頗負盛名,被捕兩人分別為四十五歲董事及二十七歲職員,涉嫌向顧客作虛假聲稱,違反《商品說明條例》。
據了解,案中事主早前透過友人介紹光顧該裝修公司,為其豪宅「豪裝」,整項工程費預算一百一十九萬元,事主已支付半數工程費為訂金,但有人未向顧客事先聲明大批額外工程費用,以「先動工,後報價」方式要求找數。
事主其後發現有人疑涉不良營商手法,包括虛假聲稱工程項目完成程度,在施工期間自行追加工程,如裝設按摩浴池的水管及趟門門框木托,收取額外工程費用等,致費用急升約十七萬元,總裝修費變為一百三十六萬元,增幅近一成半。
事主不滿裝修費高昂,雙方攤牌後不歡而散,事主除損失六十多萬訂金外,歷時數月的工程亦告「爛尾」收場,須另找裝修公司「執手尾」,及至接獲該裝修公司寄出的帳單,即向海關舉報。
昨晨九時許,海關採取行動到裝修公司拘捕董事及職員兩人,帶走相關文件,涉嫌以不良營商手法銷售服務,懷疑觸犯《商品說明條例》,事後獲准保釋,海關仍在跟進調查,暫相信未有其他受害者。
今年海關接獲有關服務行業舉報中顯示,裝修及室內設計行業已成為新一個涉違反《商品說明條例》的趨勢。不良裝修公司常以簡陋報價單及「先動工、後報價」手法,多次向用家追加高昂費用。
自二〇一三年《條例》生效後,海關共接獲三百三十二宗舉報,當中一百三十三宗為事主自行撤回舉報,有五十七宗經調查後未有足夠證據,另一百四十一宗仍在調查,全部個案僅一宗成功檢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