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通續優化 擬納港發綠債
《財政預算案》提出推動香港發展綠色金融,並為首次來港發行綠色債券的機構補貼發行費用。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劉怡翔書面回覆立法會金融界議員陳振英提問時表示,金管局與人民銀行和內地相關機構一直就優化「債券通」保持緊密溝通,包括將「債券通」擴展至「南向通」,亦考慮將香港發行的綠色債券納入「債券通」投資標的範圍建議。
他續稱,綠色債券市場仍處於發展階段,變化迅速,政府對進一步推廣其他綠色金融產品市場持開放態度;港交所(00388)亦一直探討綠色金融業務計劃措施,包括考慮發展「綠色債券或股票指數」。截至今年3月26日,香港品質保證局的綠色金融認證計劃的認證名單,有三宗獲頒發「發行前階段」證書。
劉怡翔:FinTech降風險亦添衝擊
另外,博鰲亞洲論壇副理事長兼人民銀行前行長周小川亦指出,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綠色債券發行國,可考慮進一步發展綠色信貸、綠色債券,以及綠色信貸資產證券化,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綠色企業上市融資和再融資。
提到金融科技(FinTech)帶來的挑戰,劉怡翔就認為,人工智能、大數據、雲端、區塊鏈及智能設備等可分散金融風險,提升效率,但亦會帶來衝擊。科技體現適者生存,適應能力較差的公司,競爭力將會下降,有機會影響金融穩定及安全。市民固然可受惠於科技帶來更快、更方便的體驗,但亦增加監管成本,如虛擬貨幣能以匿名方法交易,有需要「了解客戶」(KYC)程序及反洗黑錢監管,強調政府及監管機構需要保障區域及跨地區的網絡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