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绿金先锋者
本报记者 王晓明北京报道
理查德·桑德尔(Richard·Sandor)每次出现在人们面前,都打扮的像个斗士——为了全球环保随时去战斗。
他戴着牛仔式礼帽,拿着绿色的名片,绿色的文件夹。而实际上,在他的碳交易理论提出之初,他更像一个堂吉诃德式的人物,只是,用他的话来讲,“我希望是绿色的。”
作为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hicago Climate Exchange,简称CCX)的首席执行官,桑德尔在学者和企业家的身份之外,拥有太多的头衔。而他本人则自认为自己是“一位学者同时也是一位企业家。”
2003年,他带着一个创意和14名企业会员,以1500万英镑的资金成立了CCX,将“用市场机制来解决环境问题”的理念传播到全球各地。
虽然“每个头衔都有它特定的珍贵含义”,但是桑德尔更希望能“不断前进”。现在,他的目标是中国。
2008年9月,桑德尔有了一个新的来自中国的头衔。由中石油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天津产权交易中心和CCX共同出资设立的中国第一家综合性排放权交易机构——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在天津滨海新区挂牌成立。
显然,他很喜欢自己的新身份,这个67岁的老人在每次中国之旅中都显示出惊人的活力,在他出席的每一个活动中都大力宣扬排放权交易理念。
他不甘于站在演讲台后,而是尽最大可能的走到他的听众面前。一说到他的碳交易事业,他会情不自禁的手舞足蹈,手腕上硕大的翠绿色硅胶腕表也跟着上下翻飞。走上演讲台之前,他对助手挤挤眼睛。“表演时间到了(It's show time)!”
从“金色”到“绿色”
执著于“绿色”的桑德尔,其实更专长于“金色”——开发非实物形态的金融衍生产品。
这个特长在他大学毕业、执教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时就开始显现出来,他对经济衍生品的研究也是从彼时开始。
1972年,这股天生对市场的热忱,让他离开教育领域,加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担任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从事开发新的交易产品。
当他把新的交易对象选定为金融期货时,没有几个人能听懂他在说什么。相对于当时期货市场的成熟品种,比如玉米和牛肉,利率期货看不见、摸不着,大家都不知道如何交易。
但在桑德尔看来,货币是最大的一种商品。因为这个信念,他最终成为利率期货市场的主要设计师,得到了他人生的第一个头衔:“利率期货之父”。利率期货市场的成交量也从1980年的900万手,增加到2002年的2亿多手。
随后,他又先后做出了将抵押贷款和电影融资“商品化”的尝试。在不断的实验中,他建立非实物形态期货产品的理论也逐步完善。
这时,一位公益组织的老朋友找到了他,向他提出一个问题:“既然你这么擅长于把看不见的东西商品化,你可以将空气也商品化么?”桑德尔想了想,“为什么不?”
“我就是这么入的行”,桑德尔笑着告诉记者。
创业“碳交易”
经历了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成功,经历了“酸雨计划”10年的磨练,桑德尔真正发现,绿色中就有金子。
2003年5月,他得到Joyce Foundation基金会40万美元的资助,建立了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历程。
在开业后的第一个月内,CCX的碳排放交易量就达到了约8.2万吨,平均价格约为1美元/吨。在CCX成立的第一年里,其成员的碳排放量就减少了3000万吨,相当于两家大型煤炭工厂的年排量总和。
但是,桑德尔并没有轻松太久。按照他自己的说法,CCX创立之后,“所有能够出错的地方,都出错了”。
最大的挫折是布什政府以“可能伤害美国企业的竞争力”为由退出《京都议定书》,拒绝履行强制的减排义务。这就直接撼动了CCX存在的根本。如果没有“总量限制”的前提,美国企业根本不必履行减排义务,更不用说开展交易了。
面对挑战,桑德尔开始领导CCX进行了一个华丽转身。将CCX定义为自愿性参与温室气体减排量交易并对减排量承担法律约束力的先驱组织和市场交易平台,将自己重塑形象,成为了一位在美国乃至全球倡导减排的环保先锋。
桑德尔开始以学者的身份和长期的期货交易资历,开始游说和教育各大企业,使他们预见到,加入国际性减排义务协定是迟早的事,而这一项富有远见的事业,只靠单独的声音是无法做成的。
最终,他的多重身份起到了作用,CCX有了他的首批会员-包括杜邦公司在内的14家美国大型企业。
而到目前,他的成员已经包括了道琼斯工业指数中的70家企业,500强中的11家企业,美国电力市场中的20家企业,还有两个州政府,8个市政府以及9所大学。交易排放量达到6亿7000万吨,是欧洲限制排放量的1/3。
到中国去
在美国和欧洲市场获得成功之后,他的目光投向了新兴国家,尤其是印度和中国。他坚定的相信,中国的碳交易市场具有非常的潜力。
因此,近年来桑德尔总是爱在他的演讲最后才隆重推出中国,用他的话说,是“将最好的留到最后。”
选择中国作为海外推广其后交易所的国家,在桑德尔看来,中国部分地区的污染问题十分严重,解决污染问题的要求十分迫切,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需要平衡发展,排放权交易的市场巨大。
事实上,2008年也成为中国的碳排放市场迅速生长的一年。2008年8月5日,北京奥运会开幕的前三天,北京产权交易所和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几乎同时成立了两家以交易环境产权为核心业务的交易平台。
2009年,中国的低碳经济继续发酵。8月24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表示,中国下一步将开展低碳经济试点示范,在特定区域或行业内探索性开展碳排放交易。而11月2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表示,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
这些进展让桑德尔兴奋不已。在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在创建之初,他决定借鉴芝加哥气候交易所的自愿限额交易模式的基本原理。他认为,在没有承诺限量减排的方面,中国的情况跟美国很相似。因此,既然美国做起来了,中国企业内在也会有这些要求。
布道者
但是,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在中国还是遇到了政策瓶颈。在一个更多是以行政或者政策的方式来实现环保政策的国家,如何通过市场手段,引入一个市场交易机制?
桑德尔认为:“在中国建立市场化的环境保护机制非常重要,但这种机制必须是中国式的”。
这种“中国造,为中国”的模式,让他非常倚重CCX在中国的合作伙伴。按照CCX负责国际部的副总裁Paula Diperna的说法,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在中国的长远战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石油和天津市与中国各部门监管机构的互动。而CCX目前采取的战略则是“等等看”。
面对这种现实,像CCX创立之初一样,桑德尔将CCX未来在中国排放权交易中扮演的角色定位为“布道者”——“我要把我在业内18年的经验告诉中国,不是将美国的系统照搬,而是将产权制度传递给中国人,让中国人自己去设计符合中国实际目标的交易制度。”他说。
当被问到天津排放权交易所下一步的发展目标时,桑德尔讳莫如深,“这个不能告诉你”,但是他再三的保证,“我真的认为,在我的灵魂中,有一部分是中国。”
他伸出带着绿色大手表的手,拍拍胸口。
滨海新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