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成人用膳吃剩丟棄 變「大嘥鬼」
【經濟日報專訊】港人原來有不少「大嘥鬼」。有調查發現,不論外出及家中用膳,分別有58%和61%人要丟棄吃剩食物,主因為高估食量,惟8成人不覺自己浪費。
減浪費 外出應適量點餐
環團呼籲市民把菜頭菜尾「升級再用」,而外出用膳時亦應適量點餐,減少浪費!
綠領行動上月在街頭訪問了649名市民,了解進食及處理廚餘情況,發現無論外膳或在家吃飯,分別有58%和61%人要丟棄吃剩食物;造成剩食原因,主要為4成人高估食量,及近3成人低估所煮分量,令每餐大多要棄置半碗至1個飯碗的廚餘。
最常被丟棄的未煮過食材為蔬菜葉或根部(45%);其次是骨頭(21%)及肉類皮和脂肪(15%)。近7成人願嘗試以菜頭菜尾再製菜式,但有24%人因不懂處理廚餘而未實踐。
環境局副局長陸恭蕙出席「菜頭菜尾烹飪大賽」開幕禮時呼籲市民,應從源頭避免產生及減少廚餘,以免浪費食物,實踐惜食減廢。
綠領行動總幹事何漢威則指,香港每日產生3,600公噸廚餘,其中7成來自家居,其重量等同300架雙層巴士。而政府近兩年不斷呼籲市民「咪做大嘥鬼」,但港人珍惜食物的意識仍不高,情況比想像中嚴重,希望市民避免購買過量食物或過量烹調。
煲湯瘦肉再炒 可製肉鬆
何漢威建議,市民可善用廚餘,例如把煲湯後的瘦肉撕成絲狀再炒,便能「成功升級」製成豬肉鬆。
綠領行動舉辦為期18個月的「菜頭菜尾烹飪大賽」,旨在宣揚廚餘再用信息,以行動支持惜食文化。
詳情可到http://www.greeners-action.org/cookforgreen/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