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后危机时代 世界经济新格局
2007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埃里克·马斯金
证券时报记者 万 勇
编者按:一年一度的“论坛”上周五在天津召开。在历经全球性金融危机之后,2009年全球经济复苏的曙光初现,“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的新格局正在形成。作为全球经济复苏的“主推手”——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角色也在悄然发生变化。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里克·马斯金、美国国家经济局资深研究员、麦凯恩竞选经济顾问道格拉斯·霍尔茨-埃金、法国巴黎证券(亚洲)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陈兴动、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招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丁安华等国内外经济学家齐聚天津,共同把脉全球经济走势。
全球经济真正复苏还需很长时间
——访2007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里克·马斯金
2007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马斯金以其深邃的理论贡献被国际经济学界尊称为当今最受尊敬的经济学大师。马斯金对于过去一年发生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有着自己的见解。马斯金认为,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不是因为银行家的贪婪、投资者的恐慌与不理智,更不是因为中国过高的存款率与美国过多的消费。在他眼里,甚至连大部分人眼里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金融衍生品也是清白的。
那么,全球金融危机的原因何在?马斯金认为,信贷市场区别于商品市场的特殊本质,才是引发本轮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他看来,信贷市场与各经济体血脉相连,如果缺乏有效监管和及时干预,信贷市场的个体,哪怕是最小的一个金融机构产生的风险都有可能危害到整个经济体系,一发而动全身,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在招商证券论坛期间,马斯金接受了证券时报记者的专访。
证券时报:我们看到,美国为了抵御本轮全球性金融危机多发行了一万亿美元的货币,由此引发了高的风险,您如何看待当前和未来美国的货币政策?
马斯金:就目前而言,美国政府的做法和我的预想是一致的,政府危机干预的时机是正确的,采取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低利率增加货币供给是必要的。但经济出现好转趋势的时候,货币政策开始产生调整也是必要的。我们必须保持货币政策的一致性来避免发生通货膨胀。上一轮经济周期货币政策推出不及时导致的通货膨胀是我们目前面临危机的根源。
证券时报:你认为目前美国经济是否已经见底并走上复苏道路?
马斯金:美国的经济还没有复苏,虽然有一些经济复苏的信号,比如在金融领域里已开始出现一些积极的信号,美国GDP也开始出现一些增长的迹象。不过,与危机发生前相比,美国经济增长势头还非常微弱,特别是当前就业情况非常不景气。虽然我们认为最迟到明年这种情况就会改变,但美国和全球经济真正的复苏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证券时报:你对当前美元持续贬值的看法?
马斯金:美元贬值意味着投资者对全球经济复苏的信心有所增强。从历史数据来看,在全球其他经济体并不景气的情况下,美元通常作为一种避险工具。其他国家投资者对美元货币的需求较大,导致美元坚挺。而过去几年以来,美元的持续强势正好反映了全球投资者对当地经济增长前景的担忧。
现在我们看到美元的汇率开始往下走,这意味着全球投资者对于各自地区经济增长的信心开始恢复。这也是全球经济正处于恢复之中的信号。同时,美国最近几年以来都是一个持续贸易逆差的情况,因此达到国际贸易平衡的必要条件就是美元贬值。
证券时报:由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全球经济未来将面临一定的通货膨胀压力,您对当前控制通货通胀预期的政策有何建议?
马斯金:目前为止,我不认为通胀在全球范围内会成为一个主要问题。因为全球经济复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也就是说,全球范围内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推出还有相当长的时间。目前,中国复苏的程度有可能要快于美国。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货币政策会比美国货币政策提前收紧。但是经济复苏还是有一段路程,在现在的视点上,我不认为是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09中国网民财富报告调查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