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官学者热议金融监管中国模式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發給朋友 舉報 來源: ת   發佈者:热心人
熱度68票  瀏覽2次 時間:2009年10月27日 09:33

熊剑锋

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但是中国却独善其身,以至于有专家称中国是此轮金融危机的“最大赢家”。是中国金融监管得当,还是受益于金融市场相对封闭?

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发起的“政策对话倡议(IPD)”2009年“中国专项行动计划”将于2009年10月29~30日在北京大学召开,讨论中国金融监管经验。

该会议重要成员、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今日介绍,包括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在内的50余位国内外经济学者将和中国金融监管高层官员一起探讨“危机之后的金融监管与规制”,深入分析经济监管“中国模式”。

据悉,“政策对话倡议(IPD)”2009年“中国专项行动计划”将针对“危机之后的金融监管与规制——全球和谐机制背景下的‘中国模式’关注”展开全面的对话和探讨。

10月29~30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教授、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莫里斯、哈佛大学法学教授戴维·肯尼迪等国际著名经济学家和法学家将齐聚北京大学,与中国的政策决策者、金融界高管以及学者专家对话。中国人民银行、商务部等相关领导都在受邀之列。

“过去认为中国的经济体系不完善,但就在发达经济体因金融海啸引起实体经济衰退的同时,中国经济并没有经受很大冲击,同时很好地把握了调整时机。因此经济监管‘中国模式’受到全球关注,这就是本次会议召开的背景。”曹和平表示。

曹和平对CBN记者表示,中国之所以能够避免经济危机的重创,一方面因为市场不完全开放,另一方面也因为中国金融监管体制本身具有免疫能力。改革开放30年来一直作为市场经济“学生”的中国为世界提供了“中国案例”,中国的经验将得到重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09中国网民财富报告调查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頂:1 踩:2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71 (24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14 (21次打分)
【已經有20人表態】
3票
感動
2票
路過
4票
高興
2票
難過
2票
搞笑
1票
憤怒
2票
無聊
4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