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和港深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發給朋友 舉報 來源: ת   發佈者:匿名
熱度63票  瀏覽3次 時間:2009年10月20日 09:18

广东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刘品安

10月19日下午,出席第八届“WTO与深圳”高级论坛的广东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刘品安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和上海相比,深港建设环球贸易中心具有更加牢靠的基础。

当日传出消息,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相关文件,即将上报国务院。此前,深圳是内地唯一一个被国家批准的建设全球性贸易中心的城市。

刘品安认为,香港已经具有国际贸易中心、航运中心的优势,深圳在建设全球性贸易中心的过程中,只需注意与香港功能互补,错位发展,在内地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竞争中,深圳就能赢得一席之地。

“有必要通过设立

深港自由贸易区来先行先试”

《21世纪》:自5月底《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获批以来,深圳建设全球性贸易中心已经推出了哪些举措?

刘品安: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率先在深圳等城市进行,这可被视作深圳建设全球性贸易中心的重要契机。在国家现行的汇率管理政策之下,人民币要成为区域性结算货币还不成熟,但率先在港澳货物贸易中结算试点不存在太多的困难,对香港继续保持其优势会有促进作用,也为深港共建全球贸易中心畅通贸易对接渠道带来便利。

其次,《总体方案》提到,加快推进前后海地区的规划建设和体制创新,9月,粤港签署了《关于推进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的意向书》,双方已经敲定将把前海片区作为深港合作建设的现代服务业示范区。目前深港双方正加紧推进前海地区的合作。

今年,我也向广东省委递交了一个研究报告,主要就谈及粤港深化合作,其中重点之一就是推进建设全球性贸易中心。

现有粤(深)港贸易合作主要是在CEPA(即《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框架下进行。其实CEPA有些内容已经超过自由贸易区实施程度,但总体而言和港澳并没有建立起真正的自由贸易区。因此很有必要通过设立深港自由贸易区来先行先试。

《21世纪》:但也有专家表示,深港在推进建设贸易中心等方面,进展不令人满意。你觉得深圳借力香港建设全球性贸易中心还需做哪些努力?

刘品安:香港服务贸易和转口服务贸易相当发达,而深圳是重要的加工贸易基地,深港都应检视贸易结构失衡带来的不利影响。这次金融危机也显示出深圳加工贸易的市场风险极高,有众多加工贸易企业面临生存考验。因此,应把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与发展高端服务业等政策紧密结合起来。以自有技术和自有品牌来支撑深港两地提升贸易质量,是转变两地贸易发展模式的根本出路。

“上海的发展程度和香港比较,还存在一段距离”

《21世纪》:上海新近谋求打造国际贸易中心,是否会挤占深圳的空间?

刘品安:上海的发展程度和香港比较,还存在一段距离,香港的国际化程度高、人才丰富,都是香港应保持的优势。而深圳在推进建设全球性贸易中心过程中,毗邻香港是其最大的优势和筹码。

香港在国际金融、国际网络等方面,面向国际市场的功能更强,相对来说,深圳的优势在于与国内市场连接的便利,包括联系通道、资本来源等。把香港的国际功能和深圳的国内功能合理整合,则深港地区在国力增强的形势下,成为全球贸易中心具有非常现实的可能性。

《21世纪》:沪、港深在建设贸易中心中,存在什么样的竞合关系?

刘品安:我认为建设贸易中心,沪、港深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可以共存共荣。目前的情景是,三地都还在为成为全球性贸易中心而努力。

上海和深圳都具有良好的制造业腹地,分别是长三角和珠三角。上海近期发展势头比较猛,而作为经济特区的深圳,虽然国家没有明确给予优惠政策,但具有国家赋予的在与香港合作过程中“先行先试”的权力。所以深圳在和上海的竞争中是否能跑快,也要看深港两地是否善于使用这个“先行先试”的权力。

制造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09中国网民财富报告调查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頂:3 踩:2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84 (19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17 (24次打分)
【已經有15人表態】
2票
感動
2票
路過
2票
高興
1票
難過
1票
搞笑
2票
憤怒
3票
無聊
2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