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信合作理财产品急刹车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發給朋友 舉報 來源: ת   發佈者:无其人
熱度75票  瀏覽9次 時間:2009年11月30日 09:08

财政部紧急叫停地方财政违规担保向社会公众集资

财政部近日紧急下发文件,要求坚决制止正在发生的地方财政违规担保向社会公众集资的行为,这意味着4万亿刺激计划出台以来风行各地的“政信合作”的信托产品模式被监管部门叫停。

本报讯 据《》报道,这份由财政部预算司下发的文件称,当前一些基层政府出现了政府融资平台公司(下称“平台公司”)等主体由财政担保,向行政事业单位职工等社会公众集资,用于开发区、工业园等的拆迁及基础设施建设的现象。

地方政府受困资金压力

中央政府出台了应对金融危机的经济刺激计划之后,地方政府一直面临着巨大的筹措配套资金的压力。由于发行城投债的要求较高,一些地方政府选择了以地方财政为担保的各种“信托理财产品”。

目前,包括重庆、哈尔滨、昆明、长沙等地方政府都发售过由地方财政提供担保的信托理财产品。

但是地方财政为信托理财产品担保的做法明显违反了相关的法律和政策。《担保法》第八条规定:“国家机关不得为保证人,但经国务院批准为使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进行转贷的除外。”

《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第五条规定:“未经中国人民银行依法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设立金融机构或者擅自从事金融业务活动。”

严禁打政策“擦边球”

对于地方政府利用融资平台筹措4万亿投资配套资金的做法,相关决策部门一向采取默许的态度,但也存在争议。

此次财政部的通知实际上起到了盖棺定论的作用。文件要求,财政担保正在向社会公众集资的要立即终止,拟由财政担保向社会公众集资的,要及时终止集资计划,并严禁发生新的财政违规担保向社会公众集资行为。

这意味着4万亿刺激计划出台以来风行各地的“政信合作”的业务模式被监管部门叫停。

上海一位信托业内人士表示:为了绕过《担保法》等法律的限制,在相关的“政信合作”的产品中往往以地方财政部门的下属公司作为担保和回购的主体。“财政担保是没有法律效力的,这属于打政策的擦边球。”

而财政部此次在文件中明令禁止这种打擦边球的行为:“严禁(地方政府)违反或规避相关法律的规定,为平台公司向社会公众集资等直接或变相提供财政担保。”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敬请关注凤凰网汽车【2009广州车展】专题报道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頂:3 踩:7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1.17 (24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25 (20次打分)
【已經有21人表態】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