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与主街:乍暖还寒时分的两个美国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發給朋友 舉報 來源: ת   發佈者:无其人
熱度26票  瀏覽2次 時間:2009年10月28日 09:32

冯郁青

当地时间10月14日下午,道琼斯指数在一年之后第一次过10000点。

对于华尔街来说,这无疑是可喜可贺的。在曼哈顿岛南端的世界金融中心,楼里楼外都洋溢着轻松愉快的气氛。楼外,哈德逊河上波光粼粼,白色的帆船在阳光中航行,一切都显得那么惬意和自然。经过一年颠覆性的灾难,华尔街重又意气风发,似乎什么都没发生过。

同时,上市公司第三季度的季报也正在一批批发布。美国各界都在焦急等待着这批季报。CNBC电视台的评论员强调,这个季度的企业季报至关重要。标准普尔的数字显示,今年一季度,标普500企业的盈利平均下降了39%,二季度下降了19%。而从三季度季报能看出美国经济下滑的速度是否已经大幅减缓、企业明年是否可能全面开始盈利。

实体经济痛苦适应“新正常”

道指在14日这天收报于10015.86点,这也意味着投资者的信心开始恢复。但美国实体经济的前景远没有这样乐观。美联储21日发布的褐皮书称,美国大部分地区的经济已逐步走出衰退,住房市场出现持续改善的迹象,但房地产行业仍是最艰难、脆弱的行业。

此外,随着联邦政府“旧车换现金”计划(美国车主若报废自己的旧汽车并购买燃油效率更高的新车,可获3500~4500美元的补贴)的结束,美国国内的汽车销售开始放缓,多数地区的消费支出再次疲软;失业率也居高不下,9月份美国23个州的失业率依然在小幅上升;中小银行坏账率高企,破产银行数量呈加速上升之势。媒体称,大多数美国人都在慢慢适应经济形势的“新正常”(New Normal),即经济恢复将是一个缓慢而痛苦的过程。

美国正在成为两个美国。几乎毁掉全美乃至全球金融系统、引发这场危机的华尔街已经重返金字塔尖。《华尔街日报》预测,业绩居前23位的银行和证券公司今年将发出近1400亿美元的奖金,有可能超过历史上最好的年份——2007年。而升斗小民依然在艰难地寻找工作,为生存挣扎。据房地产网站RealtyTrac统计,过去3个月,法拍屋(法院拍卖的付不起按揭者的房屋)的数量达到有史以来的最高位。

高盛业绩与经济复苏无关

从哈德逊湾向北望去,一幢蓝绿色的高楼从世界金融中心的背后伸出,显得宏伟雄壮,这是高盛的新办公大楼。据说高盛要将其在纽约各处办公的部门都迁至这幢楼里,包括在布罗德街的总部。再没有比高盛更能代表华尔街的公司了。高盛的格言曾是“贪婪,但是长期的贪婪”,其赚取巨额利润的雄心一览无余。

高盛在15日公布的季报中,宣布了32亿美元、几乎创纪录的高额利润。在金融危机除去了其两个对手雷曼兄弟和贝尔斯登,并且使得花旗、美林以及瑞士银行遭受重创时,高盛乘机进一步做大自己的实力。今年三季度的收益同比高出近4倍,这也就意味着刚刚归还纳税人的救助款后,高盛的年终奖金就要和其极盛时期的2007年比肩了。

高盛主席兼CEO劳埃德·布兰克芬在季报发布次日,就出来为高盛的巨额利润和奖金辩护。他告诉《财富》杂志执行主编安迪·瑟沃,高盛之所以业绩增长迅猛,是因为经济在增长,而高盛在帮助创造经济增长。

“我们的生意和整个经济的增长是相辅相成的,”布兰克芬说,“一旦经济开始复苏,我们也就能分享。”

但高盛同比高出4倍的盈利,与美国经济自大萧条以来第一次连续4个季度出现负增长,毕竟反差太大。第三季度,高盛的主要盈利来自固定收益、货币和期货交易。这些交易的收益同比增长了3倍,主要投资 (Principle investments)的收益上升了55%,而投资银行业务的收益下降了31%,金融顾问业务下降了47%。

美国主流杂志《琼斯母亲》(Mother Jones)评论说:“这也就意味着高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像一个对冲基金,附带着一个小小的投行部门。他们比其他人下赌注下得高明,但是有可能表明经济正在恢复的那部分生意仍然不行。”

银行依然惜贷:无益于就业

事实上,华尔街目前的喜人景象也像高盛的业绩一样,大多来自于交易,得益于三四月以来市场的大幅上扬,与美国实体经济是否恢复关联并不大。

即便是每股收益增长9倍的摩根大通,也是因为其投行业务收入的强劲增长超过了放贷方面的损失。美国金融业的真实情况是信贷仍然紧缩,目前房贷市场上,即便信誉良好者申请贷款也颇为不易,尤其是大额贷款(超过41.7万美元额度的贷款),除了房地美和房利美之外,几乎无人肯放贷。与普通民众相关的银行业务,比如信用卡和房屋贷款,依然处于亏损状态,花旗银行的季报也因此很不好看。

尽管接受了美国政府450亿美元的援助,解决了生存问题,花旗银行自2008年初至今信贷业务的损失仍高达420亿美元,已连续8个季度亏损。本月15日,花旗的三季报公布,亏损达80亿美元。

花旗CEO维克拉姆·潘迪特在公布三季报的电话会议中说:“美国消费者的信贷状况是影响我们近期业绩的最重要因素。”

潘迪特说,花旗的信用卡和房贷业务出现了稳定的迹象,但消费者市场的崩溃还远没有结束。这意味着成千上万美国人的消费实力还将不断下滑。与花旗业务相似的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受累于巨额信用卡亏损,第三季度也净亏10亿美元。

花旗、美国银行与高盛不同的命运,显示出华尔街要比美国经济的其他部分恢复得快。高盛的巨额利润更加说明其管理层不改变经营策略的高明。尽管高盛去年10月为了得到政府的援助,转型成了商业银行,却决定不经营消费者银行业务,并声称自己的长项在于向投资者和公司,而不是普通人提供服务。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在《纽约时报》的专栏文章中道出了问题的严重所在:“当金融业的交易部门重新赚取高额利润时,那些真正至关重要的银行部门——以放贷来产生投资和就业机会的部分,并没有恢复。大银行还是非常虚弱,而它们的虚弱正使整个经济受到损害。”

从危机爆发至今,信贷紧缩问题并未随着华尔街的“康复”而解决。尽管从危机爆发之初到现在,美国国会都在喋喋不休地讨论怎样能使银行重新开始放贷,并数次把华尔街的大佬们召到国会山问讯,但“银行还是不愿意放贷,尤其是那些针对小企业的信贷紧缩,使得经济很难有快速强劲的恢复”(克鲁格曼语)。

制约华尔街:从限薪入手

而华尔街和普罗大众之间的鸿沟无疑也越来越大。

在华尔街今年的巨额薪酬已使民怨沸腾之时,高盛的首席金融官戴维·威奈尔在公布三季报的电话会议中,拒绝承认高盛的高额奖金忽视了多数民众仍在过着拮据生活的现状。他说:“我们明白世界上发生着什么,我们非常注意经济气候,我们也非常注意其他人的生活。”

但上至华盛顿下至平民百姓,对他这番话都不以为然。为了平息外界的愤怒,高盛在公布季报后不久宣布捐赠2亿美元给致力于改进教育的高盛基金会。但这显然也不足以使美国民众满意。奥巴马派往财政部负责监督金融业薪酬的“薪酬沙皇”肯尼思·费恩伯格显然注意到了这点。20日在华盛顿举行的全美企业领袖会议上,他说:“我知道华尔街观点和主街观点之间的巨大鸿沟,这是一条极其可怕的鸿沟。”“主街”指实体经济,与主打金融的华尔街相对。

这个会议之后两天,费恩伯格就宣布,将要求接受联邦政府特别救助的7家金融机构大幅削减各自收入最高的25名高管的薪酬,平均削减50%。这7家企业是:花旗集团、美国银行、美国国际集团(AIG)、通用汽车、克莱斯勒及后两家汽车制造企业的金融子公司。

费恩伯格的计划还要求改变薪酬结构,把这些高管的个人利益与公司的长期财务健康联系在一起。比如,这些高管薪酬中的现金比例将平均被削减90%,其余部分将由禁售数年的股票代替。

费恩伯格已经要求美国银行CEO肯·刘易斯不领取今年的薪水,而花旗也可以不履行向明星交易员支付近1亿美元报酬的合同,因为花旗已经同意出售这些交易员所在的子公司。

美联储也对银行薪酬体系给出了指导意见。美联储表示,已对28家银行现有的薪酬体系进行审查,并准备对不合适的部分予以否决。美联储的基本想法是,银行家的薪酬结构必须使他们在冒巨大风险之前三思而行。不过,美联储并没有规定薪酬、奖金的上限,其最大的考虑是薪酬要怎样发放才能使银行家不再过度冒险。那种冒大险、拿大钱然后走人,不管身后洪水滔天的风气必须制止。

美联储的建议之一是,奖金应该分期发放,这将对银行家有所约束。其实这种说法已经在华尔街盛行许久,在各方的压力下,华尔街开始对这些要求作出回应。目前,华尔街大部分银行已开始采取这样的措施——10万美元以上的奖金需要在当年以后的3年内发放完。如果员工在这3年内离开公司,剩余的奖金就会取消。这就要求交易员在投资时更加谨慎地考虑风险因素。

“以前华尔街也在说要拉长薪酬发放的时间,但没有人真的当回事,”彭博社的一位薪酬专家说,“但现在这是真的了,华尔街的大银行恐怕都要按此行事。”

银行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09中国网民财富报告调查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頂:0 踩:1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88 (8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22 (9次打分)
【已經有8人表態】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