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不要放生:野生金魚成入侵物種,破壞淡水生態
很多人也曾經飼養金魚,可是大多數人都難以伴其終老。到不想再養時,可能有人將金魚拿到公園或河邊放生,希望牠可以繼續快樂地生活下去。雖然看似比較人道,但這種做法很可能會破壞生態。
放生金魚成生態破壞者
澳洲梅鐸大學的魚類及漁業中心一直有研究放生到野外的金魚,他們追蹤金魚群每年的遷徙蹤跡,發現每逄繁殖季節,金魚群都會有近數百公里的大幅度移動,其中一條魚甚至游了230公里。
研究團隊最新發表的論文指出,這些野生金魚展示出明顯的季節性移動模式,包括在繁殖期轉換棲息地。結果顯示金魚會遷移而特定地方產卵,作者認為研究結果有助於未來控制金魚的繁殖數量。
研究員更指,他們在野外找到很多重量過一公斤的金魚,最重的甚至可達1.9公斤。
魚類及漁業中心的比提(Stephen Beatty)博士表示,金魚群族在營養豐富的華斯河(Vasse River)中存活了超過20年,已成為全球增長速度最快的一個物種。
比提估計,這些金魚原本可能是小孩的寵物,但在搬屋時家長不想帶走牠們,就在附近的濕地放生。他更說︰「不幸地,很多人並不知道這些濕地跟河流連結,一旦把金魚引進,就會為原生的淡水魚以及其生態帶來極大破壞。」
2015年,加拿大阿伯達省環境與公園局亦關注金魚帶來的生態問題,呼籲民眾不要放生。該局專責水生入侵物種的威爾遜(Kate Wilson)表示,金魚能夠在寒冷環境下生存,而且數量繁多︰「牠們的體積受限於魚缸,但只要把放到夥外,限制就不復存在。」
金魚可活25年
金魚原產於東亞,由可食用的鯽魚演化而成的彩色變種觀賞魚,時至今日已經是全球常見的寵物魚。現時中國和日本都是金魚的出口大國,主要當成寵物魚出口到歐美等地。
由於金魚易於繁殖和生命力強,一經放生後這些外來魚群就會成為該地區的侵略物種。牠們會擾亂棲息地的生態,影響當地水質和帶來新的疾病,又會和原生物種競爭,令其數目大減,威脅存續。金魚更會大量繁殖,繼續擴散到其他地區。
另外,金魚的壽命相當長,體積也可以很大。英國皇家防止虐待動物協會指出,很多人誤以為金魚最多只能生存5年,最多長至12厘米,但其實金魚的壽命可以長達25年並長至40厘米。在健力氏世界紀錄大全中,世上最長壽的金魚Tish,壽命甚至長達43年。
養任何寵物前須三思
養寵物是對牠們一生一世的承諾。很多人都明白養貓或狗前要細心思考,但在飼養魚或龜前未有三思,結果經常有人放生這類物種,嚴重影響生態。約十年前,香港元朗山貝河甚至發現小灣鱷,專家相信牠是非法進口的寵物鱷,因為體形漸長而被主人拋棄。
環保團體建議,假如真的想放棄飼養金魚,主人可以選擇聯絡當初的賣家,即使無能為力,亦應尋找關注動物權益的組織幫助。
當然,最重要的是飼養任何寵物前都要想清楚,若認為自己未能負起責任就不應該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