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萬億北水「沖起」 港股大時代創歷史

【星島日報報道】港股昨日終成功突破二〇〇七年的日內歷史高位三萬一千九百五十八點,再創歷史新高。恒指過去逾三年在北水持續流入逾萬億元支撐下,追入內銀股等落後股,加上騰訊(700)和港交所(388)發力,恒指由原本早段跌市,到午後拗腰「V」彈,一舉衝破〇七年高位,恒指收報三萬一千九百八十三點,升七十八點。港股成交額達一千七百八十二億元,亦創二〇一五年七月以來最大成交,港股市值已超越三十六萬億元。
恒指昨日低開七十九點,其後跌幅進一步擴大,最多曾挫二百六十二點,低見三萬一千六百四十二點;午後受惠於A股帶動,港股跌幅逐步收窄,加上強勢藍籌股發力,恒指轉跌為升,尾段更突破二〇〇七年的日內歷史高位三萬一千九百五十八點,恒指收報三萬一千九百八十三點,升七十八點。
今次恒指突破〇七年的高位,升市原因有別於〇七年的時候,當年市場瘋狂炒作「港股直通車」概念,於同年十月三十日見高位三萬一千九百五十八點;至於今年升市則由資金持續流入從而推高恒指屢創新高。
事實上,「北水」可謂推高大市的功臣,自滬港通二〇一四年十一月及深港通二〇一六年十二月開車以來,已累率逾萬億元資金南下。近期恒指屢創新高,也全靠北水持續增持中資金融股。昨日就有三十五億元北水流入港股,較前日大增逾二十四億元。其中多隻內銀股成為北水追捧的對象,工行(1398)昨日淨流入九點八億元,建行(939)也有四點三億元淨流入。
除了北水支撐大市之外,昨日騰訊和港交所兩隻強勢藍籌股也是升市動力,騰訊股價昨日升百分之一點一,收報四百四十九元,股價創上市新高;港交所則收報二百九十五點六元,升百分之二點五,兩隻合共貢獻恒指六十一點。
中資金融股獲北水追捧,加上人行稱下周四實施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從而向市場釋放流動性,多隻內銀股造好,建行(939)、工行(1398)和中行(3988)升幅由百分之零點七至一點七,三隻股份合共貢獻五十五點。
分析指出,港股市盈率現時接近十五倍,但與〇七年港股市盈率高峰期達二十四倍為低,港股仍有上升空間。耀才證券研究部副總監陳偉聰表示,港股昨日升穿二〇〇七年歷史高位三萬一千九百五十八點,他相信恒指短期仍有力再上,主要由於有幾個方面的基金因素支持,人民幣呈強勢和美金弱勢,促使資金流入中資股,其次是市場憧憬在三月業績期前公司發盈喜,部分股份被炒起,加上政策層面上,中央透過措施增加市場流動性,故陳偉聰認為港股目前市盈率(PE)為近十五倍,不算有泡沫的情況,故他預計港股短期有望再升五百至一千點。
美股三大指數周三初段回升,杜指曾升一百五十九點,見二萬五千九百五十二點;標指和納指均見靠穩。華爾街兩大行出爐上季業績好壞參半,受稅改開支影響,高盛錄得淨虧損,美銀則盈利減半,但後者經調整後仍勝預期。杜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中段見二五九四六點,升一百五十二點,納斯達克指數升三十二點,見七二五六點。滙控美國預託證價格曾見八十六點四五港元,較香港收市價升一點四港元;中移動美國預託證價格曾見七十九點二七港元,較香港收市升零點一二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