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参事撰文建议将中国旅游日定在5-19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發給朋友 舉報 來源: ת   發佈者:匿名
熱度102票  瀏覽4次 時間:2010年1月26日 09:17

国务院参事任玉岭(来源:资料图)

自2009年12月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要设立“中国旅游日”以来,就旅游日到底设在哪一天,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讨论意见。有的提议定在中国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的出游日那天,也有人提议定在国人传统出游的清明节或重阳节,还有人建议将毛泽东的出生之日定为“中国旅游日”,众说纷纭。

“旅游”是中国人的发明

一直以来,人们多认为“旅游”一词最早始于1811年的英国牛津字典,因此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是,旅游是外国人的发明。而实际上并非如此,经我就手头资料查证发现,早在康熙55年,即1717年编撰的《康熙字典》就已有被解释为离家远居的“旅”字出现,而且还注明了古写“旅”字的四种写法。此外,《论语》中就有“季氏旅于泰山”之记载,唐朝诗人杜甫也有“老夫转不乐,旅次兼百忧”的诗句。仅此就可以看出,旅行一词在中国文字中出现要早于牛津字典1000至2000年。

并且,旅游在我国古已有之,春秋战国时期周游列国的孔夫子,唐朝僧人玄奘,诗人杜甫、李白,以及后来的航海家郑和、地理学家徐霞客等,他们也都可以说是旅行家。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人们收入水平较低、交通条件不畅,再加上内乱和外侵连绵不断,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不仅经历了相当漫长的过程,而且也在近代明显地落后于西方。

世界旅游业的崛起始于二次大战之后。世界进入了一个相对和平时期,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各国民众收入迅速增加,大大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1946年10月,在瑞士成立了国际旅游联合会,1950年旅游观光就成了世界上一个新兴产业。到了1960年,世界旅游人数快速上升到1950年的2.74倍,1990年又达到1960年的6.757倍。至1996年,旅游业便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产业之一,占到世界GDP总量的10.7%,旅游消费占到世界消费总支出的11.3%。

改革开放之后,为了扭转我国旅游业的落后局面,邓小平明确指示,“旅游事业大有文章可做”,并提出“要发展旅游事业,增加国家收入”。至2007年,我国旅游人数已发展到15亿人次,2002年至2007年,年增长11.3%。国外入境旅游人数2007年已发展到5360万人次,年增7.8%,高于全球增速3个百分点。中国旅游总量已进入全球第4位。

<< 前一页1234后一页 >>

相关报道:

分析评论:

旅游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点击这里在线阅读原版《中国经济周刊》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頂:4 踩:5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42 (36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81 (36次打分)
【已經有21人表態】
5票
感動
1票
路過
3票
高興
1票
難過
2票
搞笑
5票
憤怒
1票
無聊
3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