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現無意擴非同權範圍

熱度194票  瀏覽0次 時間:2018年7月25日 10:42
港交所現無意擴非同權範圍

【星島日報報道】港交所原訂在今個月,就公司股東可否擁有「同股不同權」待遇諮詢公眾。據了解,由於市場人士普遍不熱衷爭取公司股東亦可享有非同權待遇,港交所現階段無意擴大非同權制度的適用範圍。港交所發言人昨晚證實,暫時不會刊發有關的諮詢文件,稍後將再向市場發布進一步消息。

%R}9h4dw;^"I0

隨著小米(1810)在本月9日掛牌,爭論多年的非同權制度終於正式實施。雖然小米在上市當日,便獲恒生指數公司宣布納入為恒生綜合指數成分股,但卻未能按照慣例自動成為滬、深港通的投資目標。港交所日前表示正與滬、深交易所合作,研究讓非同權公司在穩定交易期之後,才成為「北水」的投資目標。

#D2MM!pg/P+lN0

據了解,港交所暫緩擴大非同權待遇至公司股東,與「北水」未能買賣這類股份無關。現時仍有不少公司有意透過非同權方式來港掛牌,而這些公司大多來自內地,來港上市是為了接觸國際投資者,所以不一定會因「北水落閘」而放棄上市計畫。

!^ N3Z$CU?9@0

消息指,港交所近日循非正式渠道諮詢持份者意見之後,發現市場對擴大非同權範圍並不熱烈。而且個人股東非同權制度才剛剛實施,現階段與其急於擴大適用範圍,不如檢討現有制度的實施情況。

1]i@!egz|2P|0

已上載初步招股書的美團點評以及找鋼網,亦計畫採取非同權架構,但本地網上借貸平台WeLab卻改用傳統的同股同權方式申請上市。因此,已上市及計畫上市的非同權公司暫時全是來自內地。

4`+Zc0u9U+h*x8s0

同股不同權制度在本港一直極具爭議,在2014年更因證監會堅持同股同權而令阿里巴巴轉移到美國上市。在政府推動之下,港交所去年舊事重提,終於令非同權制度成功推出。不過,為了降低爭議,港交所只容許個人股東享有非同權待遇,例如小米創辦人雷軍便可以按1股投10票的方式完全控制公司。個人股東假若離職、身故或出售股權,該等具額外投票權的股份便會變回普通的1股1票股份。相比之下,公司股東不會退休或身故,讓公司股東享有非同權待遇,涉及的爭議大得多。有市場人士認為,「北水」能否投資非同權股份仍是未知之數,現階段暫緩擴大非同權待遇,亦屬合理安排。香港易事泊 Hong Kong e-Services ProviderD|#Tq Y6M9~4u

香港易事泊 Hong Kong e-Services Provider`0} gP_
香港易事泊 Hong Kong e-Services Provider0? ]k iY |`c |4a~
睇更多" style="margin: 0.8em 0px 0px;">香港投資者學會主席譚紹興認為,如果港交所不再擴大非同權制度範圍,這類股份有較大機會獲納入MSCI指數以至滬、深港通投資範圍,因此港交所按兵不動是好事。
(m0oV/[2i;azu0香港易事泊 Hong Kong e-Services Providerl}Fdp\e'id;a

頂:8 踩:12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29 (59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03 (59次打分)
【已經有56人表態】
12票
感動
5票
路過
8票
高興
6票
難過
8票
搞笑
8票
憤怒
5票
無聊
4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