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體開Party搲贊助 指明要和牛

熱度206票  瀏覽4次 時間:2015年11月05日 09:14

【晴報專訊】上周有媽媽會向攝影師搲贊助,事件變成互數而鬧大。有商戶指事件僅屬冰山一角,不少大學生辦活動也會索贊助,部分港媽辦生日會,甚至要求餐廳送和牛!學者指社交網站的組群自信有議價能力而索無償服務,小商戶未必接受。

派對統籌公司Happy Happy Birthday負責人Winky指,近年媽媽會愈開愈,幾乎每月收到一兩宗要求贊助的查詢。「曾有媽媽會搲免費魔術表演、食物及回禮禮物,明言每個家庭要一份,以like作報酬。」但她有感以此換like「有點呃人」,加上怕開了先例惹來更多相關要求,故婉拒。

事前無通知 學生登門索食物

Kids happy birthday負責人Esther亦說,曾有個20人組成的媽媽會要求贊助扭氣球服務,雙方時間夾不到,對方仍要求她贈送三、四個半個人身高、價值逾千元的氣球公仔。「有朋友開餐廳,曾有媽媽會要求贊助60人份量的和牛!」她指,近年大品牌嬰幼兒產品傾向給媽媽會活動送試用品,故部分搞手視贊成為「老奉」,但中小企未必有能力應付。

樂婷派對到會服務負責人Jessica說,除了媽媽會搵着數,也有大學生組織要求贊助。印象最深是有大學生事前無任何通知,直接到其公司拍門要求贊助食物。「大學生有手有腳,點解自己唔夾錢,反而要向商戶搲sponsor!」她說提供贊助會考慮對方是否有需要,「好像老人院及綜援戶,就算佢哋唔講,我們都會主動提供優惠。」她強調做生意靠口碑,並非以like或share作交易。

學者:數十人讚好 說服力成疑

港大社會科學學院講師丘梓勤指,隨着網上營銷普及,許多商戶利用社交媒體找目標客群做宣傳,以提升知名度。網絡平台同時凝聚某些興趣組群,部分組群認為本身有優勢及議價能力,遂向商戶爭取最高優惠,甚至無償服務。「好像團購一齊購物會平啲,但現在是反向團購,即是由消費者自組力量,發起向商戶搲贊助。」

他續指,這類群組趨氾濫,即使對方like或share商戶的服務,說服力也成疑。除非有名人效應,否則難有顯著宣傳效果。他認為昐獲贊助無可厚非,惟被拒絕時無禮回應及要求苛刻,則容易惹非議。

頂:12 踩:13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36 (61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05 (63次打分)
【已經有57人表態】
12票
感動
7票
路過
7票
高興
6票
難過
5票
搞笑
4票
憤怒
8票
無聊
8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