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全盛「睇唔過眼」入熱廚房
【星島日報報道】經營軟件公司,有三百員工跟住搵食的楊全盛,今年三十九歲,事業當打之年,忽然走入政壇,只因「睇唔過眼!」他批評爭取連任的資訊科技界議員莫乃光,過去四年「將政治凌駕專業」。
「好似業界一直爭取成立創科局,莫乃光口講贊成,但當拉布令成立創科局的議案一拖再拖,立法會要傾是否加會討論時,佢竟然投反對票。佢拎住業界票入議會,竟然咁無腰骨!」因為失望,促使楊全盛走入「熱廚房」。
他直言拉布拖慢本港發展,其中創新科技業的競爭力不斷倒退,已淪為「龜兔賽跑」中驕傲的兔子,「十九年前香港係第一個城市用『八達通』支付,十九年後,香港嘅移動支援系統無進步過,你睇深圳,一四年已經唔使用『咪表』,『入表』可以用手機等移動系統支付,反觀今日的香港,仍然要食食吓飯走去『入表』。」
這位不平則鳴的IT達人,大哥是電腦工程師楊子來,「他大我十九歲,我幼稚園的玩具就是他的電腦,我小一開始寫程式。」升上中學後,學校沒教電腦科,他自修及報考電腦科,會考輕易拎個A,同學都封為「機王」,砌機叫他幫手,連學校的電腦中毒,都由他「急救」。
有次,楊全盛瞞著母親參加「全港街霸遊機比賽」,勇奪第四名,獎金還不及他兼職寫電腦程式好搵,「中學已經月賺兩、三萬元。」
中文大學計算機科學及工程學系畢業後,他與大哥開設軟件公司,最初只有四、五名員工,他連「行街」經紀都做埋。
為推銷公司一套庫存軟件,去深水埗布行逐家逐戶拍門問,試過被師奶以掃把怒打,「我厚面皮是這樣煉回來的」,因為夠博,公司很快壯大至數十名員工。
惜○一年「科網潮」爆破,客人狂「走數」,公司一度陷入財困,「我同大哥各欠落數以百萬計的債,要碌卡出糧畀同事。」捱了六個月,公司被逼執笠。
幸而另一拍檔賞識楊全盛,兩人另組新公司,幾年間還清債,「失敗過都好嘅,明白做科技係會失敗的,不過我唔會被失敗打倒。」該公司現時已成為全港最大的軟件公司之一,算是捱出頭來。
在商界「打不死」的他,決意染指政界,適逢今屆選情空前激烈,IT界的選民由上屆約六千七百人,今屆增近八成至逾一萬二千人,新選民湧現令選戰再添變數,選舉結果連精密的超級電腦亦無法預測到,但他相信「睇唔過眼」的業界會發揮選民力量,改變議會生態。
資訊科技界候選人只有楊全盛莫乃光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