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中细化WTO游戏规则
本报记者 周馨怡
特派记者 袁雪 日内瓦报道
《21世纪》:自2001加入WTO以来,中国仅向WTO提起六次诉讼,但其中大多数均发生在过去的11月内。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变化?
孙振宇:中国加入世贸以后,会有一段适应的阶段,对于如何妥善处理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通过什么方式解决这些摩擦都有一个过程。
在过去发生摩擦后,我们选择和对方国家的政府进行双边交涉的手段来解决摩擦。因为现在贸易额不断增加,贸易摩擦发生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不可能一出现贸易摩擦就向WTO提起诉讼。
而WTO争端机制本身就有一个不断学习和认识的过程,这个机制本身是总体上运作较正常的机制。但是也存在问题,一般通过WTO争端机制解决一个问题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财力,而且最后解决往往也会拖很长时间,一般要2到3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所以它并不是解决贸易摩擦最有效的方式。
我们在入世后,主要采取双边交涉的方式解决摩擦,同时我们也作为第三方参加了其他国家在WTO的诉讼过程。这就令我们不断认识争端解决机制运行方式、机制本身利弊,这也使得我们对WTO相关条款有了更深的了解。
《21世纪》:那相比双边交涉,WTO的多边解决机制又有哪些优势?
孙振宇:有的时候,双边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而有时候很小的国家可以通过WTO的争端解决机制成功地诉讼更大的国家。比如中美洲岛国安提瓜和巴布达曾就美国禁止网络赌博向WTO提出诉讼,并且胜诉。而如果通过双边手段,安提瓜和巴布达可能无法和美国抗衡。
另外,通过参与多边解决机制,我们对WTO条款和机制本身会有更丰富的补充,有些比较模糊的条款通过诉讼可以得到更清晰的定义,这也是对WTO的贡献。
《21世纪》:还有一个具体的问题,欧盟对中国紧固件采取反倾销。据说已经发展到“没有和解的可能”,你对此如何评价?
孙振宇:整个经济危机爆发以来,贸易保护侵害也就上升,我们也希望通过坚定的措施制止这种情况的上升,这次采取严厉的措施也许可以避免将来的连锁反应。
而且这还会带来贸易转移的问题,一个案子处理不好,其他世贸成员也会担心,可能采取同样的措施对中国产品进行封杀。
《21世纪》:怎么理解你这里说的“贸易转移”?
孙振宇:比如说,欧盟对于中国紧固件征收反倾销税,中国商品无法进入欧盟市场,就会选择进入其他市场,这就会冲击到其他市场。那么其他国家非常有可能采取相同的贸易保护措施。
《21世纪》:贸易摩擦和经济危机存在着正相关的联系,那根据你的观察,贸易发展未来趋势怎样?中国在未来可能会遭遇的贸易摩擦在地理方向和产业方向上有什么特点?
孙振宇:因为经济危机的缘故,今年全球贸易额预计下降10%,明年如果不出现反复,而逐步走出危机的话,全球贸易额应该有所回升。而根据历史经验,贸易增长幅度要高于经济增长幅度,一般要高出将近一倍。所以如果经济恢复的话,贸易也会好转。
但是现在中国的问题是,我们的出口还是处在价值链的低端领域。这样遭到反倾销和反补贴侵害的可能性就很大。对于中国广大企业来说,在积极应诉的同时,应该致力于提高附加值,(开发)自主知识产权。这很难,但是至少在大方向应该往这个趋势努力,而改变一贯的“薄利多销”的观念。
有一些中国商品已经达到了某一市场50%以上的份额,就不太适合进一步扩大,而是应该注重增加商品的附加值和品牌价值,而不是光追求“价格战”,这个倾向需要调整。
《21世纪》:现在有些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倾向征收碳税。从长期来看,这种手段有利于可持续发展,但是从WTO角度来看,碳税对全球贸易会有什么影响?
孙振宇:其实碳税转移了应对的方向,把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转入了“贸易战”。
真正要解决气候变化问题,重点应该放在合作、技术交流。广泛应用各种技术才能解决问题,而不是采取边境关税的方式。一旦一个国家征收了碳税,其他国家可能也会采取相同的措施。这样就不是一起解决气候变化问题,而是互相挑起贸易战。我觉得这种方向存在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09中国网民财富报告调查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