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考核深度“变法” 利润为主将退出舞台
“利润为主”的央企考核体系将退出舞台;新的考核期内,国资委将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主要参照坐标;以EVA指标体系衡量,部分央企业绩或有较大变脸
文/《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朱地术 施晓晓
连续两期业绩考核期平稳渡过之后,庞大的央企阵营将在2010年进入第三个考核期。新的考核期内,考核方法将出现“急转”。
《财经国家周刊》获悉,在新的考核期内,国资委将全面引入EVA(经济增加值)考核体系,即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主要参照坐标,对央企经营业绩进行考核。
转折缘于业内对央企非主业投资的议论。近日,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曾批评个别央企主业不行,就通过土地和股票找齐利润上的差距。这一现象主要表现为企业加大资本市场的投资力度和房地产市场的资金投入,以至于2009年出现了央企房地产市场扎堆现象。
“央企是要赚钱,但是如果它的主业不是房地产的话,就不应该赚房地产投资的钱。比如中电集团,在国资委的网站上,你可以查到它的主业根本没有房地产这一部分,但是它却是高价拿地的‘地王’。”上海荣正投资董事长郑培敏对《财经国家周刊》说。
相较于此前以利润为主的考核指标体系,此次考核体系的变化,不啻于央企考核的一次深度“变法”。 一位接近国资委的专家指出,如果属于非主业投资,就不会被纳入考核范围,央企非主业投资乱象或将得到遏止。以EVA指标体系衡量,部分央企业绩或有较大变脸,央企排名也会出现颠覆性变化。
EVA新规真相
“EVA”,这个对大多数人仍显陌生的词汇,在中央企业正在被紧急普及。
2009年12月15日,部分中央企业负责人聚会北京京西宾馆,参加主题为“价值管理和经济增加值(EVA)考核”的培训。
《财经国家周刊》从有关渠道获得的信息显示,有关EVA考核实施方案修改完善已经接近尾声,将在1月7日的央企经营业绩考核会议之后,正式亮相。
EVA是指公司税后经营利润,扣除债务和股权成本后的利润余额。简言之,就是从税后净营业利润中,扣除包括股权和债务的全部投入资本成本后的所得。其核心内容是,资本投入是有成本的。
在会计原则中,企业的盈利只有高于其资本成本(包括股权成本和债务成本)时才会为股东创造价值。
北京中能兴业投资咨询公司总经理赵冰对《财经国家周刊》说:“在资本市场分析中,EVA(经济增加值)指标被许多著名投资银行所采用。”
赵冰认为,EVA与其他传统的评估方法相比,能更准确的反映经济现实。EVA表达了这样一种思想:只有在公司所有的经营成本与资本成本都被扣除后,财富才会产生。
按此逻辑,如果一个企业EVA为负值,即使利润为正,也只能说明该企业是“虚盈实亏”,实际上并未为股东创造价值。
2008年,国资委已经在央企中试行EVA考核,共有93家企业自愿参加。但目前国资委尚未公布该93家企业按照EVA考核后的排名。
<< 前一页12后一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