濫捕嚴重 監管不足 野生珊瑚魚進口量低估近半

熱度422票  瀏覽7次 時間:2018年2月02日 09:20
查看相片
佘國豪(左)指,消費者買海鮮時應認清其來源,並以環保海鮮為首選。

【晴報專訊】港人愛食海鮮,有研究報告指,本港野生珊瑚魚每年交易量約3萬噸,總值超過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惟野生珊瑚魚全球濫捕及非法貿易情況嚴重,而且本港監管不足和缺乏清晰的申報制度,估計其貿易進口量被低估了近一半。學者倡盡快更新本港相關的申報及查核條例,建議消費者選購環保海鮮,減少對生態環境破壞。

香港大學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ADM Capital Foundation和世界自然基金會珊瑚大三角計劃合作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野生珊瑚魚包括蘇眉、石斑及老虎斑等,主要供應國為印尼、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等地,而香港是野生珊瑚魚貿易的主要國際樞紐,每年貿易總值超過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不過由於監管不力、法例過時,例如部分捕魚船不需要申報便可進入本港,料珊瑚魚進口量被低估了近50%。

港大生物科學學院教授兼報告的主要作者薛綺雯指,不少野生珊瑚魚的生命周期較長,持續過度的捕撈水平已超過其自然繁殖率2.5至6倍,以目前這情況估計,野生珊瑚魚根本不可能持續發展,不少品種已經淪為瀕危及接近瀕危品種,如蘇眉現已為瀕危,西星斑為接近瀕危品種。

蘇眉瀕臨絕種

國際海洋保育組織Bloom Association香港分會海洋項目保育總監佘國豪指出,海鮮被過度捕撈的情況嚴重,政府需要加強管制措施,例如更新活魚申報及查核條例、加強活魚運輸船隻的追蹤機制,以更有效監察有關本港活魚的進出口量。

編輯:梁顯庭

美術:簡力斯

頂:22 踩:32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61 (111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5 (105次打分)
【已經有152人表態】
65票
感動
16票
路過
9票
高興
9票
難過
13票
搞笑
13票
憤怒
10票
無聊
17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