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心伯:中美关系进入重定规则时代
“相对于2009年的平稳发展,中美关系在2010年遭遇的波折和摩擦会更多一些。”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心伯教授列举了2010年中美关系的四大潜流:美国对台军售、贸易摩擦、朝鲜和伊朗核问题等,以及美国对中国海外利益的敲打。
奥巴马需要在中美关系和他的国内政治需要之间保持一个平衡。在2010年美国国内政治对中美关系的影响要超过2009年。但他不认为中美关系在2010年会出现重大挫折,因为“总体上奥巴马在积极争取中国的合作,这个基本思路在2010年不会改变。”
吴心伯还指出2010年中美关系的四大看点:胡锦涛主席访美、中美贸易摩擦、朝核问题多边会谈重启、国际金融改革进展。其中最关键的是胡锦涛主席的访美之行。
吴心伯是国内研究中美关系的权威智囊之一,也是中美关系发展的重要见证人之一,他与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多位外交顾问长期保持密切交流。在1998年6月,他在与访沪的克林顿总统夫妇的对话中,巧妙地触及了美国对台政策的敏感话题,使克林顿第一次在公开场合重申了美对台的“三不”政策(不支持台湾独立,不支持“一中一台”、“两个中国”,不支持台湾加入任何必须由主权国家才能参加的国际组织)。
中美关系进入
重定规则时代
《21世纪》:回顾过去一年,中美关系取得了哪些新发展与新成果?
吴心伯:中美关系在2009年主要取得了两方面成果。第一个是中国实现了与奥巴马政府的顺利对接,中美关系没有在新总统上任第一年出现动荡。奥巴马政府并没有对前任布什政府的对华政策进行大调整,而是继承了布什政府多数对华政策和沟通机制,比如现在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小布什当年上台时以ABC(Anything but Clinton)的原则来全盘否定克林顿的对华政策,奥巴马在2009年没有用ABB(Anything but Bush)来对待小布什。
第二个成果是确立了中美关系发展的新框架,这主要包括三大领域。首先是确立了中美关系新定位,在2009年4月胡锦涛主席在G20伦敦峰会期间会晤奥巴马之际,双方就确定用“积极、合作、全面”来定义新时期的中美关系。第二方面,中美联合声明确定了处理双边关系的原则和理念。比如双方一致认为“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对确保中美关系稳定发展极端重要”,在台湾问题上,美方表示“欢迎台湾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期待两岸加强经济、政治及其他领域的对话与互动,建立更加积极、稳定的关系”。在朝核问题、伊核问题等多边问题上,中美也确定了相应的处理原则。第三方面,中美确立了处理双边关系的机制。比如建立了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确保高层交往,将中美外长年度互访机制化。
《21世纪》:在2009年,中美外交互动的攻守态势如何?
吴心伯:首先,中美关系已进入重新制定游戏规则的时代。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中美在各个领域的交往都需要先重定游戏规则,然后再谈判。
第二,因为中美力量的发展态势不一样,所以中国目前在中美双边关系中处于相对比较主动的态势,形势对我们比较有利。
第三个特点是,美国现在精英阶层对中国的认识已经比较成熟,对于中国的发展模式、美国应该如何与中国打交道,他们都有了更加成熟的认识。我2009年7月访美,和奥巴马政府一些官员交流的时候,就听到他们说:美国现在也知道他们对中国有多大的影响力(影响力有限),对于中美之间的分歧也看得比较坦然,不会有太多的沮丧和挫折感,觉得中国就是一个与美国不一样的大国,但两国可以合作。
这说明美国现在终于想通了,以前美国总是想着要改造中国的理念和行为,想方设法来影响和改变中国,现在美国坦然承认了中美之间的差异,认识到不能因为一些改变不了的分歧而影响中美合作。从美国人对中国的认识角度来看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美国人的中国观更加成熟和现实,不像原来那么理想化了。
<< 前一页12后一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