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赓武:中国需要考虑全球问题而不仅是亚洲
于世界而言,中国的形象正在清晰还是越加模糊?
一场金融危机让世人知晓,中国或正在成为世界经济的驱动力之一。然而正如外界所言,在全球化时代,一个大国的定位不能仅从经济辐射能力着手,本土文化基因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承和推动更加迫切。
中国已经认识到这一点。短短数年之内,孔子学院在全球遍地开花。这个中国文化符号背后意味着什么?
国际知名历史学家王赓武是回答这个问题最合适的人选之一。现年79岁的王教授是海外华人历史以及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史的权威,目前担任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理事会主席、东亚研究所理事会主席。
11月14日,王赓武教授在新加坡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解读了中国的亚洲策略。在他看来,中国在亚太地区经济影响力日益增强的同时,应该更加重视文化的包容性和对外的影响力。
“全球化提供了这么好的机会来让大家欣赏了解中华文化。孔子学院是个办法,但要慢慢来,让大家欣赏。”王賡武说。
《21世纪》:今年以来一个重要的新闻就是美国高调返回亚洲,同时日本和澳大利亚政府都推出了自己的东亚设想。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认为中国应该采取怎样的亚洲策略?
王赓武:亚洲对中国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 但是坦白说,中国需要考虑的问题很多,不单是一个区域,而是整个全球的问题,各方面都要照顾到。亚洲区域的发展到底要往哪个方向走,(中国)不用着急下决定,可以慢慢地想。
澳大利亚等国提出自己的区域安排设想,不管会不会被接受,至少这样就有一个题目可以让大家商量,如果不提出自己的设想,那问题就停在那里了。
东南亚区域已经有各种组织,APEC,东盟,东盟+3,东亚峰会,从一个方面看,似乎有点乱。但我自己的想法这不是乱,这很自然,而且也是一种策略,大家用各种机制来提醒自己,问题仍旧存在,还没有解决,而且不能忽略这个问题。
<< 前一页12后一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