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屋邨研局部重建 球場起「插針公屋」

熱度269票  瀏覽0次 時間:2018年12月10日 10:10
舊屋邨研局部重建 球場起「插針公屋」

【星島日報報道】(星島日報報道)本港公屋供應近年一直需要追趕落後,而未來十年的公營房屋用地亦一直尚未「夠數」。為解燃眉之急,房委會最近召開集思會作「腦震盪」時,多了聲音要求在舊屋邨尋覓使用率不高的公共空間,如球場、公園等,以「插針」方式興建一兩幢公屋大廈,以最快速度增建單位。房委會建築小組資深成員溫文儀透露,近月接連有小組會議取消,憂慮四至六年後的公屋供應亦難以到位,故提出以屋邨現有空間建屋,先替一些高齡屋邨展開「局部重建」,加快公營房屋供應。

本港未來五年公營房屋建屋落成量只有十萬個,較長策目標少約四萬個。主宰公營房屋供應命脈的房委會建築小組,會內資深成員溫文儀透露,過去數月曾先後四至五次接獲署方通知,由於會議沒有議題,需要臨時取消小組會議,有別於慣常每次需要探討兩至三項議題;他估計,這現象與可供發展公營房屋的用地尚未準備就緒有關,擔心影響四至六年後的公屋供應,並直言:「我們看到這樣情況,簡直心寒。」

本身是產業測量師的溫文儀表示,儘管最新《施政報告》提出「明日大嶼」的發展願景,但計畫相當長遠;即使中短期仍有機會透過改劃土地、發展棕地或引入公私營合作模式,帶來可供發展公營房屋的用地,但建屋時間往往虛耗在複雜程序之中,認為房委會若要加快興建公營房屋,有需要「動動頭筋」,先從現有的土地資源着手。

他建議當局在合適屋邨尋找一些使用率較低的社區設施用地,配合清拆三分一或四分之一的矮小樓宇,重建成一些樓層較高的大廈,開始為部分屋邨啟動「局部重建」的工作,日後再視乎需要決定應否拆卸剩餘樓宇。他指:「一些樓齡較高屋邨,長者已不會利用球場打波,應先考慮用來建屋。」

頂:12 踩:12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08 (93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14 (88次打分)
【已經有64人表態】
9票
感動
7票
路過
7票
高興
9票
難過
7票
搞笑
12票
憤怒
7票
無聊
6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