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聯 |哈利簡尼面部受傷 缺席拜仁操練 恐無緣鬥些路迪

熱度14票  瀏覽4次 時間:2025年2月18日 09:21
AI狂潮 高盛料中資股吸1.56萬億 科技突破掀升浪 較政策托市更持久 · 信報財經新聞

港股維持日升日跌格局,恒指兩萬三關遇阻。高盛發表報告指出,人工智能(AI)熱潮可為中資股帶來1.56萬億元淨流入,認為今次由科技突破創新帶動的升市,將較由政策推動的升浪更為持久,但提醒中資AI股存在行業監管及美國科技制裁等風險。

恒指23000遇阻 成交4002億

恒指昨高開134點後,最曾漲356點,高見22977點,續刷新4個月高位。不過,隨後重磅股阿里(9988.HK)升幅收窄,大市轉為好淡爭持,午後更呈倒跌,一度下挫301點,尾市雖曾短暫倒升,埋單仍跌4點,收報22616點。截至今晨12時40分,恒指夜期報22735點,高水119點。美股周一假期,港股ADR休市。

國指及科指即市雙雙觸及3年高位,國指收市跌7點,報8323點;科指失26點(0.5%),收報5499點。主板成交金額達4002億元,是4個月最多。「港股通」昨淨吸資107.72億元。

半導體股造好,華虹半導體(1347.HK)爆升17%,中芯(0981.HK)彈4.3%。科網股個別發展,騰訊(0700.HK)宣布微信灰測接入DeepSeek-R1模型,股價一度升至512元,收市仍漲4%,百度(9888.HK)及嗶哩嗶哩(9626.HK)插近7%。

A股好淡爭持,滬指升9點(0.3%),報3355點;深成指漲41點(0.4%),報10791點。兩市錄1.94萬億元人民幣成交額。

上調滬深300目標 睇升19%

高盛以「AI改變遊戲」(AI changes the game)為題發表報告,預計AI將透過提升生產力、節省成本,以及創造新的收入機會,於未來十年每年為中資股每股盈利帶來2.5%增長,隨着增長前景改善與信心提升,連同股東回報增加及估值向上重估,可推動中資股合理水平較現時升15%至20%。

基於上述預測,高盛調升MSCI中國指數及滬深300指數的12個月目標,以反映對中資股更高的估值預測及AI對企業盈利的潛在刺激。該行的MSCI中國指數最新目標為85點,較現水平有16%上升空間;滬深300指數目標為4700點,高出現價19%。

高盛指出,DeepSeek所引發的樂觀情緒,開始推動資金顯著流入中資股,並推算中國的AI故事,最多可為中資股帶來2000億美元淨吸資,折合約1.56萬億港元。

與去年9月中央祭起「政策組合拳」後的升市比較,高盛認為本輪升市本質不同,9月份一輪升市是風險壓縮導致股份估值向上重估,今次則是科技突破創新帶動估值上揚,繼而推升盈利;相信本輪升市將較單靠政策消息與重估預期而起的升浪更為持久。

儘管如此,高盛認為有力的政策刺激,尤其是財政措施仍是必須的。政策可緩和關稅影響,推動需求由外部轉為內部,並煞停通縮漩渦,以及解決其他宏觀失衡狀況,最終支持企業盈利並延續中資股升浪。

雖然AI意外成為升市催化劑,高盛提醒要留意圍繞中國AI的風險,包括數據私隱、行業監管、國家安全、通脹放緩壓力,以及西方國家加強對華技術出口管制。

同時,高盛把AI股分為「基建與半導體」、「數據與雲端」及「提升收入與生產力」三大類。過去兩年,中資「基建與半導體」類股份領升AI股,但其估值已反映了市場對AI的樂觀情緒。

現時則由「數據與雲端」類領漲,因受惠DeepSeek面世後各大企業加速採納AI,以及投資者焦點轉向AI用例與商業化;至於「提升收入與生產力」類股份則仍落後,反映企業對於採用AI的成本效益考量取捨。

<
頂:2 踩:0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4 (5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2.5 (4次打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