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教育科技金融美国崛起的八字真言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發給朋友 舉報 來源: ת   發佈者:匿名
熱度16票  瀏覽3次 時間:2009年11月30日 09:04

向松祚

一片人烟稀少的蛮荒之地,人口只有300多万,人均收入远低于当时的世界强国(英国、法国、荷兰),分散孤立为13个殖民地……她却只用了百多年时间,巍然成为地球上最强大的经济体。自1900年起,美国经济规模就一直远大于她后三名之总和。

一个几乎没有什么军事力量,不参与欧洲和世界事务,决心偏安一隅的北美小国,百多年后,竟然完全主导了两次世界大战,并依照自己的愿望重新规划了战后世界秩序,成为地球上最强大的军事帝国。

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多语言的移民国家,原本没有什么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上流社会的教育完全仰仗英国和欧洲大陆,百多年后却发生大逆转,赫然成为全球教育、科技、金融、学术、文化最发达的地区,成为全球最优秀人才首选之地,成为全球多方面创新之先锋和典范。

不管你是喜爱还是憎恨,是羡慕还是嫉妒,是崇拜还是轻视,是希望借鉴还是打算批评,美国200多年的兴旺发达和当代美帝国的全球霸权,都是无法回避的现实。

你可以说美国是天赐好运,是历史偶然,是机遇巧合,是误打误撞,你可以坚信美国终究必然衰败,甚至你可以现在就宣告美国已经衰落,可以认为美国没有什么了不起,甚至可以宣告美国是“邪恶帝国”。然而,美国霸权崛起的历史却总是从脑海和心中挥之不去,迫使我们思考再三。即使要证明她必将衰落或已经衰落,我们也要找到让自己信服的理由。

今天,当中国人和全世界开始热烈议论中国崛起和中国模式的时候,系统、深刻、全面检讨美国霸权崛起的历史,尤其显得必要和紧迫。“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大国兴亡之道,纵然没有必然规律,鉴察比较也理所当然。

我将美国200多年霸权崛起的“秘诀”或经验,概括为“八字真言”,即:制度、教育、科技和金融。

制度是根本,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先导,金融是工具。或许,任何国家要成为(或已经成为)富裕发达的强国,都必须(或曾经)遵循此八字方针。罗斯福、基辛格、克林顿或无数美国优秀人士都曾经以不同方式精辟总结过“美国模式”。简言之,美国模式就是:以个人主义为最基本价值理念,以主权在民和权力制衡为基本政治制度,以保障私有产权和自由市场竞争为基本经济制度,以实现个人自由、富裕、幸福为基本目标。

且让我简要分析一下美国霸权兴起的“八字方针”。

先说制度是根本。纵观人类历史,政治制度最根本的目的,是确保社会秩序稳定和创新活力。政治制度的设计和安排,既要确保社会政治和经济体系的稳定,同时又要确保让每个人能够最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想象力和创造力。迄今为止的美国历史,证明美国政治制度成功实现了这两个最核心功能。一般总结美国制度成功之处,约有四端:其一,天赋人权和主权在民;其二,权力制衡和三权分立;其三,政治权力平稳过渡;其四,政府权力有限论,即主张小政府、大市场。

美国政治制度设计的精神理念源自新教信仰,学术思想源自英国哲学家和经济学家洛克、休谟、斯密和法国启蒙思想家,实际规划则归功于建国之父们的运筹帷幄,三大关键人物则是华盛顿、杰斐逊和汉密尔顿。

凡是对美国稍有了解之人,皆知美国人对华盛顿的尊崇可谓是无以复加,说是“造神”都不为过。我曾经严肃地请教美国历史学者:华盛顿对美国最伟大的贡献究竟是什么?答案既不是领军赢得独立战争,不是主持制定美国宪法,也不是全票当选美国首任总统(毋庸置疑,三者皆是盖世功勋)。美国历史学界和普通人民认为,华盛顿对美国最伟大和最持久的贡献是:第一,他坚定地主张军事力量必须受民选政府节制,独立战争刚一结束,华盛顿即向议会辞去总司令之职,解甲归田,绝无拥兵自重、成为军阀之念想,这开启了军事力量从不干预政治运作的先河。其二,他坚辞“美国国王”或“终身总统”的盛情,连任一届总统之后即归隐田园,这一伟大先例,给美国政治权力平稳过渡奠定了坚实基础。后世纵有“强人“出世,也不好意思或自觉没有资格胆敢超越华盛顿(后来宪法约束是另一回事,罗斯福连任三次是因战时特殊情况)。

次说教育是基础。比尔·盖茨有言:百年来美国能够始终雄踞全球创新最前沿,实赖美国优良的教育体系。时至今日,全球20所最好大学里,美国有17所,前50名大学里,美国占39所。过去半个世纪以来,美国造就了全球90%的诺贝尔奖得主,美国教育体系之理念和运作机制,确实最值得中国人民深入研究和谦虚学习。

美国教育的优越之处,约有六个方面:(1)精英教育和平民教育和平共存、相得益彰。最顶级大学(多数为私立)为国家和全球培养最顶级之人才,辅之以无数州立大学和市立大学(多数为公立),确保绝大多数人有上大学之机会。美国大学各具特色、各呈异彩,绝无今日中国大学“趋同”之弊。(2)确保教育机会公平公正。(3)坚持教师、教授和学者治校,绝无官员和官僚治校之弊。(4)极端重视本国精神、宗教、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尤其高度重视基督教精神和文化的弘扬,此为美国教育的灵魂。(5)无数伟大企业家深受新教伦理的熏陶,矢志不渝对教育和科学研究给予慷慨支持,19世纪之洛克菲勒和20世纪之比尔·盖茨,是最佳典范。(6)面向全世界的开放教育体系,吸引全世界最优秀之人才为美国服务。百多年来,全球数不尽的最优秀人才纷纷涌向美国,成为美国众多领域创新的先锋,实在是世界历史的奇观,也充分证明美国教育体系和制度安排的优越。

再说科技是先导。百多年来,美国科技创新为何始终能够引领世界潮流?原因至少亦有六个:(1)完善优质的教育体系(称得上是真正的素质教育体系)。(2)政府、企业、大学、民间智库等多层次的科研体系。(3)完善的科技成果——产权制度安排和激励机制。(4)企业对科研的极端重视和全力支持。早在1875年,洛克菲勒就创办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企业内部研究所。(5)鼓励创新、实验和失败的社会文化氛围。(6)支持技术创新的强大金融工具。风险投资、私募基金、对冲基金等等令人眼花缭乱的金融创新手段,实乃美国科技创新最重要的支持力量,以Google、Amazon、Yahoo等为代表的众多高科技精英企业,皆是风险投资的杰作。

最后说金融是工具,此工具最具威力。没有人否认金融创新对美国崛起的极端重要性,没有人否认今日美国拥有支配世界的金融霸权,没有人不羡慕美国金融创新的无限活力和无限利益。然而,这一切难道是天赐好运?甚至是天上掉馅饼或少数人的“阴谋”?当然不是。

金融是促进经济发展最伟大的利器,美国建国先驱们深谙此理。自立国之日起,美国就有明确的金融战略,发明人就是才华横溢的美国第一任财长汉密尔顿,他也是美国税收、金融、银行制度的总设计师。

美国金融史学者赖特(Robert E. Wright)和科文(David J.Cowen)说:“是什么让美国和她的邻国如此不同?是什么让美国经济独领风骚?是美国人民很早就知道金融的极端重要性,是建国之父们从立国之日起就开始设计完善的金融体系。以汉密尔顿为代表的金融建国之父们深深懂得:金融才是拉动美国经济起飞的神奇天马,金融建国之父们就是那神奇金融马车的驾驶员和引航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敬请关注凤凰网汽车【2009广州车展】专题报道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頂:0 踩:0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1 (3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1.67 (6次打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