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切息肉 伊院插穿腸

熱度162票  瀏覽1次 時間:2017年7月25日 10:45
查看相片
張先生做完腸道修補手術,要臥床日。(黃偉邦攝)

【東方日報專訊】「咁細機會都中?點解咁唔好彩……」五十三歲的張先生六月到伊利沙伯醫院接受簡單的腸鏡息肉切除術,竟不幸被弄穿腸道,醫生未即時發現,病人兩日後劇痛難當再入院才緊急剖腹開刀做修補手術。操刀醫生事後向病人家屬解釋,聲稱腸鏡切息肉弄穿腸機率是每百宗有一宗,不算罕見。但病人家屬上網查找資料,發現私營醫療機構臨床數據顯示併發機率僅為一萬宗有一宗。

官方指3000宗才有1宗

張先生對此「飛來橫禍」忿忿不平,質疑負責的伊院醫生手勢粗疏導致。到底切除息肉的穿腸風險有幾高?據官方的數字,衞生署推行大腸癌篩查先導計劃,三千多宗息肉切除個案中,只錄得一宗穿腸。據張先生提供的醫生姓名顯示,他是富經驗的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不過,伊院拒回應該院的腸鏡息肉切除術弄穿腸的機率,因而無法比較。

任職五金行業的張先生患潰瘍性結腸炎,需定期到伊院照腸鏡。六月十三日例行腸鏡檢查時,醫生發現他的腸內有六粒良性息肉,順便切除。但張先生卻感到「切完嗰吓已痛到入肺,醫生話係正常」,院方安排病人即日出院,當晚張先生下腹仍隱隱作痛,翌日上班,直至十五日劇烈腹痛才往伊院急症室求醫,終證實腸道破損。醫生稱若無法修補,最懷情況是切去部分腸道,並在腹部開腸造口接駁大便袋排泄,幸最後順利修補。

苦主腹插喉放膿瞓11日

小手術變大手術,張先生深感不忿:「全港咁多人照腸鏡,老人家都無事,偏偏我就出事……」他思疑是否公立醫院醫生工作量大,手勢馬虎導致。完成修補手術之後,他腹部留下長長傷疤,更加要在腹側開洞插喉放膿,臥床十一日,無法工作,留醫至六月廿六日才出院。

伊院回覆稱,腸鏡檢查及切息肉後,安排病人即日出院屬慣常做法。該院認為張先生術後情況理想,但承認病人事後腸道有破損。

記者鍾君容

頂:5 踩:9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47 (57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41 (51次打分)
【已經有40人表態】
5票
感動
4票
路過
5票
高興
5票
難過
7票
搞笑
3票
憤怒
6票
無聊
5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