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型南極科研 盼揭污染氣候影響

熱度400票  瀏覽8次 時間:2016年10月19日 09:29

【星島日報報道】來自三十個國家地區超過五十位研究人員,十二月將展開史上最大型的南極科研項目「南極極地探勘」(ACE),首次環南極一周,以測量污染及氣候變化等影響。

  ACE發起人周一在倫敦表示,這是首度針對南極海域全部主要島嶼和南極大陸的科研任務。前往研究的國際團隊將搭上俄羅斯考察船「特列什尼科夫院士號」,預計十二月二十日從南非開普敦出發,明年三月十八日返回。研究團隊須在嚴苛條件下深入了解人類對南冰洋的影響。

  促成今次任務的企業家、同時也是瑞士極地研究所創辦人之一的保爾森(Frederik Paulsen)說:「人們對南極周邊變化的了解程度,遠不如北極……即將展開的任務將是一個測溫計。這是個遲早會展開的項目,像這種規模的科研以往沒有過,我想未來也不會再有。」

  帶領科研任務的人員去年發出研究議題徵集,收到超過九十個構想,最後團隊的專家篩選出二十二個。

  獲選項目包括標繪出南極海域的鯨魚、企鵝、信天翁的狀態、測量塑膠污染物對食物鏈的影響、標訂浮游生物的範圍及其在氣候調整的角色。浮游生物是食物鏈的基礎。

  科學家還將採集冰芯樣本,研究南極洲的生物樣性,以圖揭開工業革命前的生態狀況。

  英籍南極研究教授沃爾頓(David Walton)是這次任務的統籌者,他提醒研究人員要有一趟顛簸之旅的心理準備。

  沃爾頓說:「會暈船的人就等着暈船,南極當地會持續有一連串風暴,我們肯定會碰到其中一個,最大的挑戰就是當船在九級風暴下,仍得持續工作。」

  他說:「這片海域佔全球海洋百分之十,我們想找出它當前可能的變化,以及若水量增加出現變化,對南冰洋的未來會有甚麼影響,尤其南冰洋是地球的一個碳匯(碳吸儲庫)。」

頂:17 踩:21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59 (115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28 (135次打分)
【已經有112人表態】
18票
感動
7票
路過
14票
高興
13票
難過
10票
搞笑
20票
憤怒
17票
無聊
13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