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爺談推稅務優惠 必須顧慮國際反應

【星島日報報道】就國際稅務的新形勢,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日在網誌發表意見,他指出最近有兩宗稅務新聞引起市場關注,分別是美國兩院或在短期內達成稅改方案共識,以及歐盟「不合作稅務管轄區」。陳茂波認為本港在推出稅務優惠措施時,必須更周詳考慮國際社會的反應,政府不會貿然一刀切全面減低稅率。
陳茂波舉例指出,例如美國這次建議降低企業利得稅率,無可否認將大幅收窄美國跟其他經濟體的稅率差距。然而,現時香港的利得稅率只有16.5%,而除了汽車、烈酒、化妝品及香煙外,進口貨品均沒有關稅,亦沒有資本增值稅,這在國際上已是相當具競爭力;再加上香港即將推出「利得稅兩級制」,把企業首200萬元利潤的利得稅減半,相信這有助舒緩不少本港中小企的負擔。與此同時,香港未來需要繼續加大力度投放資源於醫療、教育、土地、房屋及社福等民生範疇,亦要大力投資推動創新科技和其他優勢產業的發展,長遠提升整體競爭力及培育未來經濟增長點。因此,政府會繼續密切注視環球情況,尤其是鄰近地區的競爭情況,不會貿然一刀切全面減低稅率。
此外,陳茂波又認為,香港在推出稅務優惠措施時,必須更周詳考慮國際社會的反應,不能「自己顧自己」。他舉例說,今年初港府提出為離岸飛機租賃業務提供稅務優惠時,經合組織(OECD)曾關注該措施構成「與本地經濟分隔」(Ring-fencing)的問題,因而會被歸類為傷害性稅務措施。有見及此,政府經商議後迅速作出修訂,將給予離岸飛機租賃業務的稅務優惠,延伸至香港境內同類的業務活動,成功化解了外間相關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