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資企硬 工人福利難寸進

熱度265票  瀏覽45次 時間:2015年12月30日 09:36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標準工時委員會昨日在六個勞方委員杯葛下開會,主席梁智鴻表示將延期提交報告。勞方爭取法定標準工時,以現時勞資雙方寸步不讓的氣氛下,恐怕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夠落實共識。這是勞資雙方代表近來就項勞工政策僵持不下的縮影,莫說標準工時這影響深廣的大動作,即使一些輕微改善勞工福利的措施,都難以寸進。

  這六位以勞工顧問委員會勞方委員身分參加標時委員會的成員,早在上月委員會開會時,已經因為政府和資方不願承諾以立法制定標時,在開會中途集體離席。聖誕前夕,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在飯局中沒法說服他們重返會議桌,勞資雙方的態度都十分強硬。

  訂立法定標準工時,超時補水,對僱主來說,涉及的成本影響,比訂立法定最低工資還要廣泛和深遠。部分商界人士覺得,無論是最低工資水平、標準工時、取消強制性公積金和長期服務金及遣散費對沖等議題,在勞資雙方代表的談判中,近年勞方代表步步進逼,寸土必爭,政府則稍為向勞方傾斜。

  僱主憂妥協損營商環境

  這些商界中人認為,未來經濟和營商環境可能惡化,如果不穩守陣地,稍作讓步就引來對方得寸進尺,一旦在重要議題上打開缺口,其他不利於他們的政策會不斷失守,勞工成本不斷膨脹,經營困難將愈來愈大,尤以中小企為然。故此,即使政府偏向增加勞工福利,商界都不可能處處支持政府。

  政府設立勞顧會和標時委員會等組織,目的是架設平台,讓各方化解矛盾,討論出一個共識,方便政策落實推行,同時讓勞資關係有良性互動,有利社會穩定。勞資雙方要達成共識,在談判過程中難免要有一些妥協。

  可是,目前的社會氣氛,勞方任何代表稍作妥協,都可能遭競爭對手斥責為出賣工人利益。大家都要在維護勞工權益上表現得「旗幟鮮明」,以鞏固和擴大自己的群眾基礎。面對明年的立法會選舉,勞方代表和政黨更加避免予競爭對手攻擊口實。

  勞方怕讓步失僱員支持

  勞資雙方都「堅定不移」,結果就是經濟發展受到窒礙,同時勞工福利難以推進。資方希望輸入外地勞工,來解決大小工程因為人手不足造成的延誤,勞方則為了提升本地工人待遇,不肯積極解決這個影響本港發展的瓶頸。勞方希望改善工人福利保障,資方則擔心營商環境惡化而不作妥協。

  政府架設的平台,希望各方有商有量,可是,當社會氣氛趨向對立,勞資角力趨向激烈,就不利雙方談出共識。曾經有人提出先易後難,例如逐步增加法定勞工假期日數,與公眾假期看齊,或者把現時享有正職福利的最低條件連續工作四星期,每星期至少十八小時,改為一個月工作至少七十二小時,稍添一點彈性,都得不到通過。雙方這樣企硬,既不利改善打工仔保障,也不利社會經濟在和衷共濟的氣氛下發展。

  社論

  港聞

頂:9 踩:8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35 (85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 (90次打分)
【已經有73人表態】
8票
感動
11票
路過
9票
高興
10票
難過
13票
搞笑
9票
憤怒
6票
無聊
7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